

秋风送爽,街头巷尾开始飘起一阵阵熟悉的甜香,不张扬,却让人忍不住驻足细寻,原来是桂花开了。这细碎的金色小花,不仅装点了秋日,更成了吃货们翘首以盼的“限定风物”。
在中医看来,桂花远不只是风雅的点缀。它性温味辛,能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对于秋季渐凉的天气而言,是一味温和的滋补良品。常常被用于缓解寒性胃痛、经期腹痛或是改善因体寒导致的口淡无味。它自带的芬芳气息,在中医理论中更有“解郁”之功能,当心情烦闷、郁郁不乐时,一杯温热的桂花茶,往往能令人神清气爽。
现代营养学指出,桂花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等多种抗氧化成分,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其独特的芳香挥发油,不仅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还能舒缓紧张情绪。此外,桂花中还含有维生素A、C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种兼具风味与营养价值的天然食材。
对于寻常人家而言,桂花的妙处,终究要落在“吃”上。它仿佛是中餐厨房里的“香水”,只需少许,便能将寻常食材点化成令人惊艳的秋日佳肴。最经典的,莫过于那碗江南风味的桂花糖藕。糯米塞入莲藕的孔洞中,耐心地慢火熬煮,出锅时淋上浓稠的冰糖汁,再撒一把金黄的桂花。藕的软糯、米的绵甜、桂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是许多人心头最温柔的秋日记忆。
要将这秋天的馈赠安全又美味地端上餐桌,一些细节不容忽视。家庭处理新鲜桂花,可以遵循一套“清洗—焯水—晾干”的流程。先将桂花放入清水中轻轻漂洗,去除浮尘杂质。然后烧一锅开水,将洗净的桂花放入快速焯烫十秒左右,此举能有效杀菌并去除部分涩味。捞出后,或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或置于通风处阴干,便可用于泡茶或制作桂花蜜。若想长期保存,将处理好的桂花与白糖以1∶1或1∶2的比例层层铺入消过毒的玻璃瓶中,制成桂花糖或是浸入蜂蜜中做成桂花蜜,都是锁住这抹秋香的好方法。
桂花性温,体质偏热、内火旺盛或是胃热灼痛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而买的干桂花也要选择正规渠道、颜色自然的产品,市面上有些色泽过于鲜艳的干桂花,可能存在硫磺过度熏制的问题,选购时需仔细辨别,用前最好也用清水冲洗一遍。
从枝头零落的金色碎蕊,到餐桌上的点睛之笔,桂花只是静静地用一缕幽香,抚慰着人们的脾胃与心灵。在这天朗气清的秋日,不妨也循着那抹暗香,亲手做一道桂花美食,将这份短暂而美好的秋日限定,珍藏于味蕾的记忆之中。
【桂花蜜汁铁棍山药】
食材:铁棍山药2根、白糖20克、糖桂花6克、玉米淀粉5克
步骤:1.铁棍山药洗净,削皮,再冲洗一下,切成寸段;
2.入锅蒸,水开后蒸15分钟(可以用筷子试一下,可以穿透即可);
3.另起锅加入一碗水,加入白糖,再加入糖桂花和淀粉,烧开后改小火煮2分钟,最后将桂花糖浆淋在山药上即可。
【桂花大米发糕】
食材:面粉80克、酒酿80克、大米210克、酵母4克、糖50克、桂花适量
步骤:1.将210克大米提前浸泡两小时后,加入80克酒酿,兑入100克清水或者牛奶;
2.搅打成米糊,加入4克酵母,80克面粉和50克糖;
3.搅拌至无颗粒状,醒发约40分钟成蜂窝状后,搅拌排气;
4.将米糊倒入刷过油的模具,再次醒发10分钟,在表面撒上桂花;
5.水开后,上锅蒸半个小时,关火后闷五分钟;
6.冷却后脱模切块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