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养生>
秋燥渐起老师如何护嗓 这份中医良方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09-09 10:09:29 星期二   杭州日报

“早晨起来时喉咙干涩刺痛,第一节课前得反复清嗓才能发声,晚上躺下去又忍不住想咳嗽。”暑热未消,秋燥渐起,开学一周,到市中医院看咽喉炎的患者多了起来,其中不少是学校老师。连带“火”起来的,还有市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在教师节前上线的利咽擒龙膏。

“门诊一天接诊四五十人,1/3患者喉咙不舒服,不少来看病的老师描述的症状很相似:比如上课时逐渐出现声音沙哑、音调变低,讲到后半程甚至需要用力喊才能让学生听见;课后感到咽部有异物感,吞咽时伴随灼热感,严重时连喝水都觉得痛。”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傅骞介绍,教师群体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每次坐诊,他总把“顺口溜”挂在嘴边:“多喝水,少说话,不吃油炸不吃辣,坚果炒货忌一下,不吃海鲜鱼蟹虾。”

秋季护咽,除了忌口,还可通过中医辨证,用清热利咽、止咳化痰的汤剂来调理。但门诊中不少患者反馈:汤剂难喝,且每天捧着保温杯喝药不方便。为此,市中医院组织中药房专家改良经验方,研发出适合大部分咽痒、咳嗽患者的小包装膏方。“利咽擒龙膏一日服用2次、一次1包,可直接含服,也可用温开水稀释后慢慢滋润喉咙,有清热利咽、止咳化痰的功效。不过这款清膏偏清热,体质虚寒、脾胃虚弱易便溏者慎用;此外,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痒、咳嗽患者,服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傅骞说。

除教师群体外,生活中因环境刺激、过度用嗓或体质敏感受咽喉问题困扰的患者不少。傅骞提醒,一旦出现晨起咽干等咽喉问题早期信号要及时就医,必要时配合中医调理及嗓音康复训练;日常还可试试腹式呼吸法,每15分钟小口饮水,做到科学护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徐尤佳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