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豆
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
不仅价格实惠、营养价值高
更是减肥、降压、护血管的
绝佳食材!!
立秋后多吃土豆益处多
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有益气、健脾、和胃、解毒、消肿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马铃薯可以治疗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
健脾补气:从中医角度看,土豆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对有气虚表现的人,如少气懒言、疲劳乏力、心悸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功效。
补钾护心:钾元素被称为“生命元素”,对于维持心肌正常律动、稳定血压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一个中等大小的土豆(约150克)含有超过400毫克的钾,而且土豆的脂肪含量极低,胆固醇几乎为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相对“温和”的主食选择。
促进消化:土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肠道蠕动,缓解食欲不振、便秘等常见的消化问题。
减脂控糖:相比精米和白面,土豆的淀粉含量和升糖指数都更低。对于有减脂需求的人来说,用土豆代替部分主食,可以提供长时间的饱腹感。
提高免疫力:土豆素有“地下苹果”的美誉,每百克新鲜土豆的维生素C含量达40毫克,比苹果高1倍,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土豆怎么吃更健康?
清脆爽口的土豆丝、香酥的土豆饼、绵密的土豆泥······土豆的吃法五花八门,怎么吃更健康呢?这几点可要记牢了!
➤ 蒸土豆:不要去皮或者切分
将带皮土豆洗干净直接蒸,更利于营养成分保留。
➤ 炖土豆:不要过早放土豆
土豆炖排骨、土豆炖牛肉也是比较家常的做法,但炖煮过程中一部分水溶性营养素会跑到汤中,土豆相对排骨、牛肉等更容易熟,所以不要过早加入,避免营养流失过多。
➤ 炒土豆:切片比切丝更能留住营养
炒土豆时,通常会将土豆切片或切丝后浸泡,但这种做法会造成一部分营养溶于水流失。土豆切丝后浸泡与水的接触面积大,营养流失也就更多,所以炒土豆切片比切丝更容易保留营养。
➤ 凉拌土豆:焯煮时间不宜过长
做凉拌土豆丝时,需要用热水焯煮去生,再用凉水浸泡,这样做也会使水溶性营养素损失较多,建议缩短焯煮土豆丝的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
土豆食疗方跟着学
酸奶坚果土豆泥
材料:土豆1个,酸奶、坚果适量。
做法:土豆蒸熟后压成泥,放凉后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酸奶和坚果。
功效:健脾和胃,降脂减肥。
土豆鸡蛋饼
材料:土豆1个,鸡蛋2个,面粉2大勺,葱、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土豆洗净去皮切丝,放入一个大碗中,加入适量盐、胡椒粉拌匀;加入鸡蛋、2大勺面粉和葱花拌匀;锅中喷一层油,下入少许土豆鸡蛋糊铺平,小火煎2分钟,翻面继续煎2分钟即可。
功效:促进消化,补充能量。
土豆炖鸡块
材料:鸡肉300g,土豆1个,葱姜、料酒、酱油、盐适量。
做法:土豆去皮洗净切成块,鸡肉洗净切块;锅中热油爆香葱段和姜片,放入鸡肉,顺锅边淋入料酒翻炒去腥,再加入酱油炒上色;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烧开,中小火炖20分钟;再加入土豆炖15分钟左右,待土豆软烂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益气,健脾养胃。
吃土豆要注意三点
土豆若是放久了或者储存不当,会发芽、皮肉变绿。这时,土豆内的龙葵素含量会显著增加,少量就可能引起中毒,所以发芽或表皮变绿的土豆一定不要吃。
炸薯条、薯片虽然香,但热量高油脂多,还容易含致癌物丙烯酰胺,长期吃会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心脏不好的人群,可以适当用土豆替代部分主食,既饱腹又不升糖,还能帮助控压。
供稿:杭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