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医的浩瀚宝库中,耳穴压豆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成为现代人调理身心的绿色疗法。这种通过在耳部特定穴位贴压药豆、施加适度刺激的方法,既能治病又可防病,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生动体现。
01、调理亚健康,缓解身心疲劳
现代人常见的失眠、焦虑、头晕等症状,可通过刺激“神门”“心”“肾”等耳穴来调节神经功能,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分泌,达到安神助眠、缓解压力的效果。
02、治疗慢性病,辅助疾病康复
耳穴压豆对高血压、颈椎病、肩周炎等慢性病有辅助疗效。例如,贴压“降压沟穴”可调节血管张力,贴压“肩区穴”配合颈部刮痧能缓解肩颈僵硬。
03、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通过刺激“内分泌”“脾”“胃”等穴位,可调节消化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进而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过敏等疾病的发生。
1、消毒与选穴
操作前需用酒精棉球清洁耳廓,确保皮肤无感染。随后根据病症选择对应耳穴,例如失眠选“神门穴”,肩痛选“肩区穴”,高血压选“降压沟穴”等。中医认为,耳廓如同倒置的胎儿,不同区域对应人体脏腑器官,选穴需结合辨证施治原则。
2、贴压与刺激
将王不留行籽(一种中药籽)贴于选定的耳穴,用胶布固定。贴压后需适度按压,使耳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得气”感。每日按压3—5次,每次每穴30—60下,以持续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传导。
3、更换与护理
贴压后需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沾水导致胶布脱落。一般3—7天更换一次,双耳交替贴压,以防皮肤过敏或疲劳。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应及时停用并就医。
4、注意事项与科学态度
耳穴压豆虽操作简便,但仍需遵循科学规范。
专业指导:需由中医师辨证选穴,避免自行盲目操作。
禁忌人群:孕妇、皮肤破损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慎用。
联合治疗:可与艾灸、刮痧等疗法相结合,例如“耳穴压豆+头部刮痧”可协同改善头痛。
耳穴压豆凝聚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与经络学说,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疗法,更为亚健康人群打开了“自主养生”的新途径。让我们在传承中创新,让“耳尖上的智慧”继续守护全民健康!
供稿:乐清市卫生健康局、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赵珊珊
审稿: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王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