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秋风裹挟着寒意渐起,对于高血压人群而言,秋冬降温可不是简单的“添件衣服”就能应对的,而是一场关乎血压稳定的“健康保卫战”。许多老病号一到冬天,血压就开始波动起伏,打破了原本的稳定状态。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血压平稳度过寒冷的季节呢?这里为大家提供6招实用方法。

注意身体保暖,避免血管受冷收缩
秋冬季由于气温骤降,裸露在空气中的皮肤容易受到冷刺激,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血压。因此,尤其要注意做好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的保暖措施。外出时,务必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穿上保暖的鞋子,尽量避免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减少冷风对身体的直接侵袭。
密切监测血压,及时掌握血压动态
秋冬季节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的时期,及时掌握血压变化情况至关重要。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测量前应先静坐休息5—10分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在剧烈运动、吸烟、饮浓茶或咖啡后立即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坚持规律服药,切勿随意调药
秋冬季节,一些患者会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增加药物种类。在此特别提醒,在没有医生的专业建议下,高血压患者绝不能随意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突然调整药物及剂量会导致血压波动,迅速升高或降低,从而增加发生脑出血、急性心梗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保证充足睡眠,助力血压稳定
秋冬季节,昼夜节律的变化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影响尤为显著。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这一时期更应当重视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以确保身体的各项机能能够正常运转。争取在晚上10点之前就寝,保证每天7至8小时的充足睡眠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充足的睡眠不仅能够帮助身体消除疲劳,还能有效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血压波动的风险。
建议可以在睡前泡泡脚,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缓解一天的疲劳,使身体进入放松状态。也可以睡前听听轻音乐,轻柔的音乐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平复心情,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
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盐多补钾
在日常饮食中,需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高血压患者则需更加严格。在低钠饮食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钾具有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菌类、嫩豆类、深绿色的叶类菜都是富含钾元素的,水果中的香蕉、木瓜、橙子等也都富含钾元素,日常可适量饮用牛奶、豆浆,这些都是钾的优质来源,有助于维护血压的稳定。
管理情绪与压力,避免血压波动
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节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情绪舒畅。可以通过适当的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慢走等,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同时,每天增加一定时长的户外运动,晒晒太阳,既可以补充维生素D,也可以调节心情,愉悦身心,从而有效避免血压波动。

医生提醒,如出现以下情况,说明您的血压有可能已严重失控,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早期症状,黄金救治时间窗极短,需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01 头痛(如太阳穴胀痛、后脑勺钝痛),这种头痛往往较为剧烈,难以缓解。
02 视物模糊(如看东西重影、眼前发黑),视力突然下降,影响正常生活。
03 血压测量时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休息30分钟后复测仍未下降,表明血压处于高危状态。
04 胸痛(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随胸闷、出汗),这种胸痛往往因心脏问题引起,需高度重视。
05 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如拿东西会掉、走路跛行),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
06 说话不清(如言语含糊、表达困难)、剧烈呕吐,这些表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需紧急处理。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秋冬季节要特别注意自我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血压,确保健康安全。
供稿:杭州市萧山区卫生健康局、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王芳
审稿: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医学科主任医师 吴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