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转眼就结束了
大家都玩尽兴了吧?
天气晴好、温度宜人
可偏偏有种烦人的小家伙
一点也没有“秋乏”的意思
你在桂花树下拍照打卡
它在你的腿上“盖章”留念
你在山间小路悠闲散步
它在你的身上“开饭畅饮”
杭州市爱卫办提醒大家:
秋季蚊虫叮咬
不仅是“痒”那么简单
更要警惕秋蚊叮咬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
所以居家与外出活动时
防蚊工作一定不能放松!
第一招:清除积水!
翻盆倒罐:认真清理房前屋后、阳台、楼顶、庭院等地方的闲置容器,比如花盆底托、废弃轮胎、瓶瓶罐罐等,彻底清除无用积水,以免滋生蚊虫。
管好水生植物:家养的水生植物建议每5~7天换一次水,换水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也可以考虑改用沙石养护。
疏通沟渠:保持排水沟畅通,避免积水。注意环境整洁,清理卫生死角。
第二招:严密防护!
物理隔绝:家里装好纱门、纱窗,睡觉时挂好蚊帐。
穿衣防护: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产品: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合格的驱蚊剂。避开高峰时段:伊蚊喜欢在清晨和傍晚出没,这段时间尽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阴暗处停留。
第三招:驱赶成蚊!
家庭常见可使用驱蚊液或采用植物驱蚊。目前有效的驱蚊液成分主要有:避蚊胺、派卡瑞丁(又称羟派酯)、驱蚊酯等,选购时认准含有这些成分就对了。
使用驱蚊液请注意:
1. 取适量薄涂于皮肤,不宜过多;
2. 避免接触眼睛、口部和私密部位;
3. 伤口、湿疹或皮肤发炎处不要使用;
4. 不要吸入喷雾,不在密闭空间或食物附近喷洒,避免入眼;
5. 无需频繁补涂;
6. 如需同时使用防晒霜和驱蚊剂,先涂防晒,再涂驱蚊。
也可采用植物驱蚊,选用艾草、薄荷等中药驱蚊包。
艾叶、薄荷等芳香中药含挥发油成分(如桉叶素、薄荷醇),其气味能干扰蚊虫的化学感受器,使其无法准确定位人体。
成人驱蚊包配方:艾叶、白芷、菖蒲、丁香、金银花、薄荷、苏叶、藿香 各10克;
儿童驱蚊包配方: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 各5克;
快速简易版配方:艾叶10克 + 藿香10克 + 白芷10克 + 辛夷5克,纱布包裹即可。
以上配方均是将药材剪碎或打粉,混合后装入透气棉布袋或无纺布包(可用旧丝袜替代),封口悬挂于床头、门窗、背包上。
使用中药驱蚊包请注意,以下是禁忌人群:
1.孕妇(芳香走窜可能影响胎儿)
2.哮喘及过敏体质者
3.3岁以下婴幼儿避免贴身佩戴(防误食)
最后提醒
如果双节期间有东南亚或其他国内外出行史,返回后14天内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
供稿:委爱卫健康处,部分内容来源于浙里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