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别把要命的痛当成“小毛病”!心梗的“预警信号”你应该读懂
发布时间:2025-09-25 11:25:35 星期四   健康杭州

34岁小伙小刘(化名)

这几天工作繁累,同时有点咳嗽

本以为只是普通感冒

便前往医院配点药

没想到突然间

胸痛胸闷,大汗淋漓,呼吸困难

心电图结果:前间壁ST段抬高!

确诊为心肌梗死

完成确诊后紧急转运

经冠脉造影后植入一枚支架

才保住生命

心脏“罢工”有哪些预警信号?

哪些人需格外警惕?

又该如何科学预防?

1、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突然完全堵塞,导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坏死的严重疾病。

心脏如同人体的“动力泵”,心肌坏死会使“泵”的功能急剧下降,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在短时间内导致猝死。

2、心梗发作的“预警信号”

并非所有的心梗都有典型的剧烈胸痛,不同人群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

• 典型症状:

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紧缩感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无法缓解。

• 非典型症状:

嗓子疼:常为咽喉部烧灼痛,感觉喉部发紧,可能伴有胸闷、憋气等症状。

肩膀疼:一般为左侧肩膀或者左侧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

牙疼:往往多颗牙齿甚至整个牙床都感到痛,一般检查不到明确的牙病,女性更常见。

胃痛:持续加重的胃痛、饱胀、恶心、呕吐等,特别是活动时反复出现后背或者下颌部疼痛。

3、这几类人最容易“中招”

•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慢性病患者;

• 长期吸烟、酗酒、熬夜、高油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

• 肥胖者、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以及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

4、如何预防心梗?

心梗虽凶险,但可防可控

做好这几点能有效降低风险:

1.控制基础疾病

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定期监测指标,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

2.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

•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摄入;

• 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避免久坐。

3.管理情绪与压力:

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学会通过运动、冥想、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

4.定期体检: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等项目,尤其是高危人群,需增加体检频率。

5、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怎么办?

牢记“两个120”!

1.出现症状,立即拨打120:

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心梗发作时,每分每秒都至关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拖延,立即拨打120求助。不可自行等待症状缓解。错误的等待可能会耽误黄金救治时间,增加心肌的损伤程度。

2.黄金120分钟:

尽早救治,减少心肌损伤

心梗发作后的前120分钟是挽救生命和减少心肌损伤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如果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存活率将显著提升。120分钟内进行紧急溶栓、支架植入等救治措施,不仅可以缓解冠状动脉的堵塞,恢复心肌的供血,还能帮助患者避免严重的后遗症。

医生提醒:了解心梗的知识,就是为生命筑牢防线。记住,胸痛不缓解,千万别硬扛,及时呼救是对生命最负责的选择。

供稿:萧山区卫健局

来源:健康杭州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