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两位年轻男子搀扶着一位气喘吁吁的中年男子进入急诊抢救大厅,吸氧、心电监护、抽血化验、心电图……因病情危重,该患者被护送至心脏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
这位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一个月前因感冒咳嗽自行服药,未接受正规治疗,夜间起夜频繁,伴尿急、尿流不畅,但未予以重视,5天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急、乏力明显,病情加重后被家人送至医院。检查提示严重肾功能损伤,并伴有心衰。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紧急床边血液净化(CRRT)支持治疗后,病情才逐渐稳定,随后做了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手术。
为什么这位患者的病情会突然这么严重呢?
追问病史得知,虽然该患者有多年高血压和糖尿病史,但平时除了测快速血糖,从未做过肾功能或尿检。
肾脏的损伤往往“无声”——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可能已到危险时刻。
高血糖、高血压、反复感染或滥用药物都能加速这种“无声”进程。
人体的肾脏宛如一张巨大的“滤网”,过滤血液中的废物与多余水分,生成尿液排出体外。若糖尿病未加控制,长期血糖偏高,这张“滤网”好似泡在糖水之中,肾脏内部的小血管就会受损,渐渐硬化、破裂,出现尿液泡沫繁多且长时间不消散,这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键信号。
若放任不管,这张“滤网”将最终完全堵塞报废,引发肾功能衰竭,即俗称的尿毒症,需要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维系生命。
若血压长期偏高,血管承受超高压力,导致肾脏血管硬化、狭窄,滤过能力下降。
早期可见夜尿增多、尿量改变;持续或难控的血压升高;尿检可见蛋白尿或微量血尿;逐渐出现下肢或眼睑浮肿。早筛查、早干预,肾脏才有机会被“救回来”。
01
严格控糖:监测血糖,定期糖尿病专科门诊随诊,一般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7%。
02
药物保护:有蛋白尿或高血压时,优先采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
03
控制血脂、戒烟,维持合理体重与适度运动。
04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或滥用止痛药、盲用中成药等。
01
血压控制的最佳范围因年龄、健康状况而异,一般建议<120/80mmHg,有合并糖尿病者通常建议<130/80mmHg。
02
规范降压治疗。按医生处方服药,不自行停药或擅自换药;医生会根据情况优先选择有助保护肾脏的降压药。
03
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低于5g)、规律运动、控制体重与戒烟。
医生提醒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约为21.8%,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而高血压亦是慢性肾脏病的第二大危险因素,约11.4%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
如有糖尿病、高血压,请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加入常规体检清单,至少每年做一次,若有异常及时转诊肾内科专科就诊。
供稿:桐乡市卫生健康局、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帼英
审稿: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陆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