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防治康一体化”守护孩子成长
“原来孩子上课走神、成绩垫底不是‘不听话’,而是需要治疗的疾病!”绍兴家长王女士带着10岁女儿悠悠在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杭州市儿童医院)就诊后,终于解开了困扰多年的疑惑。
此前,悠悠因过敏性鼻炎寻求中医调理时,浙江省名中医,杭州市儿童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桑杲,敏锐发现孩子存在注意力缺陷问题,经评估确诊为重度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一案例,也折射出儿童脑病诊疗中家长认知不足的普遍困境。而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是以特色诊疗方案和“防治康一体化”模式,为这类孩子开辟了诊疗新路径。
精准辨证
破解注意力缺陷与难治性抽动难题
在儿童脑病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抽动障碍是常见类型,且常因家长认知偏差延误治疗。桑杲指出,许多家长将ADHD孩子的“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归为“不听话”,忽视其疾病本质。
悠悠确诊后,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口服中药兼顾“泻实”与“补虚”,既倾泻肝胆积热改善冲动多动,又以养心健脾药材补益气血,搭配耳穴贴敷刺激穴位,双重助力注意力提升。“每个孩子体质不同,比如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有的侧重注意力缺陷,必须一人一方。”桑杲强调,中医辨证与西医评估结合,才能实现精准干预。
9岁男孩小宇(化名)的治疗经历,更凸显学科在难治性抽动症中的优势。小宇最初只是频繁眨眼、扭脖子,后来发展为不停清嗓子,严重到干扰课堂秩序,无法正常上学。此前两年,家长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中药、西药都试过,症状却越来越严重。来到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杭州市儿童医院),桑杲团队启动中西医联合诊治,通过详细问诊判断小宇属于“心肝火旺兼外邪入侵”——长期火旺耗伤津液,又有外邪滞留,单纯清热或补虚都难以见效。
治疗方案随之确定:口服中药以清心平肝、养阴柔肝为主,搭配耳针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同时根据病情调整西药用量,减少副作用。仅两周复诊时,小宇清嗓子的频率就减轻了;两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顺利重返校园;三个月后,团队逐步为他撤减西药,随访至今未出现反弹。
“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优势互补。”桑杲解释,西药起效快但需关注副作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增强疗效、调和体质,让难治性病例“破局”。
多维发力
孤独症诊疗兼顾临床与科研
随着社会对儿童孤独症认知提升,家长的咨询需求日益增加。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对孤独症,构建了“临床治疗+科学研究+康复干预”的三维体系,既解决当下诊疗需求,也为未来突破积累经验。
在临床治疗上,学科创新引入“无痛头针”技术——医生通过精准手法进针,减少孩子痛感,刺激头部穴位改善注意力与认知功能;同时结合常规行为康复训练,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对于部分高功能型孤独症儿童,团队还联合开展脑机接口项目,通过“头环游戏”的互动模式刺激脑部神经,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认知,目前已积累多个有效案例。
科研层面,学科正从基因、代谢、肠道微生态等多维度探索孤独症发病机制。“孤独症是谱系疾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明确统一致病因素。”桑杲介绍,团队已开展全基因家族谱系检测和代谢组学分析,前期预实验中发现了部分可能与发病相关的基因。“未来,随着基因研究深入,一些有明确基因缺陷的病例可能从孤独症谱系中剥离,通过基因治疗实现攻克。”此外,团队还在研究肠道微生态与孤独症的关联,探索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症状的可能路径。
为了让干预更贴近家庭,学科还开设“家庭健康课堂”,将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同时研发药食同源产品,以健脾益肾、益智健脑为方向,帮助孩子调理体质、促进脑发育,目前产品已进入转化阶段。
“防治康一体化”
打造儿童脑病诊疗特色体系
作为学科核心优势,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构建了“防治康一体化”闭环模式,覆盖儿童脑病从筛查到康复的全流程,让诊疗更高效、更具温度。
在“预防与筛查”环节,学科主动联动学校,通过集团与上城区开展的“健康副校长”试点项目,选派医生入驻学校,为学生提供健康讲座,同时开展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已有多所学校提出需求,我们会通过问卷、行为观察等方式,帮助老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信号。”桑杲表示,早期干预能大幅提升儿童脑病的治疗效果,避免因“延误”加重病情。
“治疗”环节,学科以“中西医结合”为核心,针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难治性抽动症、孤独症、难治性癫痫等核心病种,组建多学科团队(MDT)——西医明确诊断、制订基础方案,中医辨证施治定制个性化药方,康复科设计训练计划,临床心理科的医生为家长和孩子疏导情绪。
“很多家长对西药有顾虑,担心副作用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桑杲说,中医的加入能减少西药用量,减轻副作用,让家长更安心。
“康复”环节,学科打通“医院-社区-家庭”链路:在医院开展系统化康复训练,同时联动社区开展健康宣教,普及儿童脑病知识;针对需要长期康复的孩子,医生会定期随访,通过微信、电话指导家长调整方案,让康复“不脱节”。此外,学科还关注罕见病诊疗,如结节性硬化症等儿童脑病,将其纳入整体诊疗架构,为特殊病例提供专业支持。
从ADHD孩子的“注意力回归”,到难治性抽动症的“症状消失”,再到孤独症儿童的“社交破冰”,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以特色诊疗方案和“防治康一体化”模式,为儿童脑病患者点亮希望。“儿童脑病诊疗需要耐心和创新,我们会继续深化中西医结合,推动科研转化,让更多孩子摆脱疾病困扰,健康快乐成长。”桑杲说。
(为保护隐私,文内患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