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近年来,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相较实体肿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能否实现临床治愈?日常体检、血常规报告透露着哪些疾病端倪?
“应对发病症状并不明显的血液病,更重要的是提升疾病认知,及早发现并治疗,提高治愈率。”童向民带领团队深耕血液病领域多年,精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精准医疗正逐步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为患者打开长期生存的希望之窗。”
部分贫血或与过度烹饪相关
血液系统疾病发病人群特点鲜明
“血液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和血栓性疾病三大类。临床实践中,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表现出较高发病率,发病人群特点鲜明。”童向民说,比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青少年儿童及35岁以下青年人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缺铁性贫血在青少年儿童和育龄期女性中显著高发。
环境因素、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差异,也影响着血液系统疾病的地域分布。“贫血的原因各式各样,青少年儿童和育龄期女性患上缺铁性贫血,往往是摄入需求大而不能满足、失血等原因导致。老年人群大多比较节约,常将剩菜热了又热破坏了叶酸,或长期素食,更容易患上巨幼细胞性贫血。”童向民说。
“我省淋巴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两头化’的发病新趋势。淋巴瘤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个是青少年时期,另一个是60岁以后。”童向民提到,社会老龄化加速,也一定程度增加了淋巴瘤的发病率。
从无药可治到临床治愈 精准医疗“破局”预后难题
血液系统肿瘤属于全身性疾病,无法实现“一刀切”,治疗方式及生存率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
“血液系统肿瘤通过采用全身性药物治疗,可帮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童向民介绍,最有代表性的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往90%的患者在患病初期就因出血而死亡,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将全反式维甲酸、砷剂等引入治疗,如今这类患者已能通过非化疗方式获得临床治愈。
随着医疗技术迭代升级,这两年,CAR-T细胞免疫治疗让不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看到了希望。童向民提到,全球首位接受CAR-T治疗且被成功治愈的白血病复发患者,目前已无癌生存十余年。
“随着科技进步,血液系统疾病精准医疗正逐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我们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通过多学科协作与全程管理,动态调整治疗策略,为患者长期生存带来希望。”童向民表示。
“防”大于“治” 体检中这些指标异常要注意
血液系统疾病常来得悄无声息,最近正值体检季,拿到血常规报告,如何读懂上上下下的箭头?
“血常规能提供关于血液成分、免疫状态、炎症反应等方面的信息,我们尤其要关注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童向民说,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提示贫血,偏高常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低氧状态,如肺部疾病、心脏疾病有关;白细胞增多常预示存在炎症、感染、血液肿瘤等,减少则提示免疫缺陷、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增多则可能引发血栓塞等。
“重于防、精于治”是守护血液系统健康的核心。童向民为两类人群开出了健康处方: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期,每天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摄入,预防营养性贫血;老年人不要过多食用烹饪过度的食物,要注意荤素搭配。
“此外,血液系统肿瘤康复期患者要选择软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鱼刺等划伤血管;血小板偏低时运动要轻微,可以打打太极拳,如果合并有高血压,要保持情绪稳定,也要预防便秘;血友病患者不要剧烈运动,否则会增加出血的可能性。”童向民提醒,平时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皮肤瘀点瘀斑、反复感染、骨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早期识别血液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