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商报讯 (记者 叶歆 通讯员 黄丽 金祖灵)60岁的葛大伯(化名)有30年烟酒史,前几天,他来到杭州市一医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做常规体检。在胃肠镜检查中,医生发现葛大叔食管中下段有多发片状黏膜粗糙、颜色发红,经过内镜下精准活检取病理组织后,病理结果显示为食管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随后,葛大伯被收治入院。
余杭三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浙大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金杭斌为葛大叔做了精查内镜。通过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发现葛大伯的食管处有大小不一的四处肿瘤性病变,且均处于早期癌变状态,为内镜下治疗的绝对适应证。
在金杭斌的带领下,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根据葛大伯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了最合适的手术方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首次手术,金杭斌切除了葛大伯食管处相对较大的两处病变。两个月后,前次的创面已完全愈合,葛大伯再次接受食管ESD手术,完整切除了剩余的两处病灶。
两次术后病理均提示,葛大伯食管早期癌变,万幸的是发现及时,手术成功切除癌变组织,食管水平切缘及垂切缘均阴性,四处肿瘤均达到治愈性切除。
金杭斌介绍,食管早期癌是病灶局限于黏膜层的食管浸润性癌。“食管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多在内镜检查中偶尔发现,容易被忽视。通常经内镜下治疗即可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创伤小、恢复快,5年生存率可超过95%。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对于生活中如何控制预防食管癌,金杭斌在此建议,生活中大家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注意饮食。平时不要吃太热、太烫的食物,少吃腌制、熏制类的食物,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保持食物种类的均衡。
二是注意早筛。食管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1. 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2.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3. 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疾病史;4. 患有头颈部和(或)呼吸道鳞状细胞癌;5. 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如重度吸烟、重度饮酒、进食过快、喜欢吃热烫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