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商报讯(记者 江晓微 廖婷婷 沈剑)“前半生遇到老冯是我的运气,后半生遇到花医师是我的运气。我这一生,说到底还是‘走运’的。”
李阿姨(化名)和浙江老年关怀医院医师花蕊的友谊从3年前开始。三年来,花蕊医师见证了她的爱情、她的希望,也见证了她的暴躁、她的狼狈,更是陪她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光。现在李阿姨愿意在花蕊的陪伴下出门,曾经寸步难行的她能自己走两步了,脸上也重现笑容。
2020年6月,李阿姨因脑梗,出现了右侧肢体偏瘫,康复治疗后,因进展缓慢,坚决要求出院回家。李阿姨的爱人冯叔叔便四处打听,2020年12月,把李阿姨送到了浙江老年关怀医院。
接诊的康复科医师花蕊根据李阿姨的情况为她设计了坐站训练、手指抓握精细锻炼等康复内容,为了让李阿姨主动配合,花蕊每次康复前先和阿姨聊会天,慢慢有肢体接触后,开始自然而然进入训练动作,为李阿姨设计意愿度高的替代训练。
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和针灸治疗,李阿姨逐渐从原来的站立不稳,到可以站位平衡、重心转移;上下肢痉挛有所缓解,部分分离运动开始出现;手指可部分伸直,拇指可分离运动,步态也开始稳定。30天后,入院时还坐着轮椅的李阿姨就可以在旁人搀扶下走路了。
此后整整两年的时间,冯叔叔每天用轮椅推李阿姨来门诊进行针灸和康复训练,风雨无阻。然而2022年11月,因冯叔叔突患恶性肿瘤离世,李阿姨顿时又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康复训练也因此搁置。
花蕊得知情况后,万分焦急,担心李阿姨已有的康复效果会倒退,遂与科室商议为李阿姨开展上门康复服务。2023年2月,花蕊第一次上门为阿姨进行了身体基本情况评估,包括新冠后肺功能评估、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以及康复所需环境评估。此后,经过每周两次上门恢复性康复训练,重新进行肌力步态训练后,阿姨的步态一点点改进,走路又明显稳当起来,同时,花蕊还会给李阿姨定期进行心理疏导。
整整8个月、每周2次风雨无阻地上门治疗和陪伴,让李阿姨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起来。花蕊和李阿姨约好,康复好一点后,还会帮助她一步步逐步恢复社区功能性锻炼、逐步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