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子宫内膜薄 多年来怀孕难 这项技术让她迎来好“孕”
发布时间:2022-12-15 07:05:00 星期四   每日商报

“历时五年,七次促排,几经曲折,终于迎来‘顺利着床’”。近日,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王女士(化名)在微信群里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主管医生和病友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胚胎移植曾经被判“无期”

“能分的粘连都已经分了,内膜就是长不起来……”“基底层伤到了,无可挽回。”这些诊断曾一遍遍加深着王女士的绝望。

王女士是名难治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胚胎已冻存多年,因为内膜不达标,她始终无法进行移植。今年,抱着一丝希望,她决定到浙大邵逸夫医院做最后的努力。

医院副院长、生殖中心主任张松英教授仔细询问病史后指出,她的病症是复发性自然流产反复清宫引起的内膜问题,可以尝试一项治疗新技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疗法。据悉,这项技术在疼痛科、整形外科、骨科等已应用有一段时间,但在生殖领域的临床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只要内膜能长得起来,什么方法我都愿意试!”王女士表示。得知患者治疗意愿强烈,张松英向她详细讲解了这项技术。“富血小板血浆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具有促进组织愈合和组织再生的功能。PRP疗法即是从患者自己的血液中提取富血小板血浆,再将它灌注进宫腔,帮助内膜生长。”

张松英还告知,除了内膜问题,她的子宫腺肌症问题和免疫相关问题也得处理,要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比较大。在系统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案后,王女士依旧坚定地选择了该项新技术。

见招拆招,“孕”筹帷幄

据悉,王女士上次宫腔镜粘连分离已是4年前,治疗前须先进行宫腔镜检查,确认是否粘连。同时,考虑到她患有子宫有腺肌症,张松英建议其降调后再考虑移植,每针长效降调之间需要间隔28天。因此,3个月后,她才能用激素替代疗法来促进内膜生长。

可使用7天雌激素后,王女士内膜厚度仍旧不太理想,生殖中心团队于是加用富血小板血浆灌注,连续灌注了3次,每次间隔2-3天。之后,再次进行内膜测量,相较既往同时期,内膜厚度终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内膜有了毛茸茸的感觉。

鉴于王女士焦急的心情,生殖中心团队在谨慎评估与衡量后,决定将内膜转化与胚胎同步,最后待条件成熟,对其成功进行了胚胎移植。

据了解,让王女士获益的PRP疗法,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开展的多种输血治疗项目之一。2022年11月底,经浙江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现场评估与验收,全国首个“高级输血治疗中心”落户该院。

输血科主任刘志伟介绍,高级输血治疗中心依托输血科建设,开展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自体血液成分采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等多种输血治疗项目,业务涵盖妇科,生殖医学科,肾脏科,血液内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整形外科,骨科、疼痛科、伤口造口小组等多个临床科室。

同时,为促进输血治疗的开展,医院还开设了输血门诊,提供围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及其相关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围产期管理、特殊用血患者的输血指导、血型遗传学咨询等业务。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通讯员 李文芳 叶筱筠    编辑:邹卓琪

 

据了解,让王女士获益的PRP疗法,是浙大邵逸夫医院开展的多种输血治疗项目之一。输血科主任刘志伟介绍,高级输血治疗中心依托输血科建设,开展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自体血液成分采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等多种输血治疗项目,业务涵盖妇科,生殖医学科,肾脏科,血液内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整形外科,骨科、疼痛科、伤口造口小组等多个临床科室。PRP疗法即是从患者自己的血液中提取富血小板血浆,再将它灌注进宫腔,帮助内膜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