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8月25日正式出伏,超长待机40天的“三伏天”终于要“下线”了。不过,从8月25日到9月23日(秋分)这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摄氏度。
俗话所说“早晚凉飕飕,中午热死牛”,我们人体不怕炎热,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样一折腾各种疾病都会来,真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市级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包烨华主任中医师提醒市民,出伏后,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同时这段时间也是保护健康的关键时期,提前做好健康防护,记下这些“养生秘诀”。
揉一揉,少风险
出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和心脑血管疾病暴发,不仅让人体阳气大为损耗,体内湿气也越发沉重,对此包烨华建议每天要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尤其当血压升高时,去点揉或者是按压桥弓穴(位于人体脖子两侧的大筋上,左右移动头部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大概5-15分钟即可对于阶段性的、季节性血压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昼热夜凉的高温差也不全是坏处,它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古语有云:争秋夺暑,意思是在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段里要尽快抚养体内阳气,为接下来的秋冬季节做好准备。推荐每天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血压、振奋精神、安神助眠、收敛阳气,只要坚持就有效果。
润一点,助养肺
出伏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向秋季过渡,气候日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天气干燥,可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不应过分进补,切忌顿顿大鱼大肉。可多食用冬瓜、萝卜、藕、洋葱、海带、 蘑菇、木耳、芹菜、苹果,上面这9种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出伏后若还有晚上撸串、喝冷饮的习惯也应适可而止了。此时的饮食应以平润的食物为主,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随着天气逐渐凉爽,人的食欲也逐渐恢复,可适度进补,既可以弥补“苦夏”后身体的亏损,又可以为日后入冬抗寒做准备。
早一点,防秋乏
这段时间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懒洋洋的,这实际上是 “夏耗”对身体欠下的债务,随着天气转凉人体自动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就出现了“秋乏”。
在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渐弱,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包烨华建议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每天尽量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
暖一点,防寒凉
入秋后,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气温低于20℃,比较凉,应“不穿单衣”;气温低于10℃,比较冷,要“穿棉衣”。此时节切忌“乱穿衣”,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部位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出伏后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长时间开空调时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发疾病。
勤一点,少发霉
出伏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因此居家要注意勤通风,选个晴朗的日子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
慢一点,多热身
为有效驱除“秋乏”,若遇天高云淡的爽朗秋光,要到户外走走,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爬山、慢跑、散步、做操等。
运动程度以“不累”为宜,时间选在早晚。此外早晚温差开始变大,低温状态下肌肉的黏滞性较高,如不做热身活动就开练,很容易导致肌肉、韧带损伤,因此要注意热身和预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