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严重失眠、情绪起伏大、酗酒等都是该凶疾的诱发因素
赵先生(化名)今年33岁,从跑运输到开网店,一直生意平平。想到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事业却没有大的起色,且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都在他身上,就觉得压力巨大,失眠更是常事。为此他经常借酒消愁,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睡个好觉。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赵先生如往常一样正在喝闷酒,突然感到一阵头疼,还越来越强烈,家人见状赶紧将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当地医院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建议尽快转院手术。于是,他被紧急转运至浙江省人民医院治疗。
“患者到达医院才10分钟,就出现昏迷的情况,一直叫不醒。”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高法梁分析认为,严重失眠,情绪起伏大,酗酒等因素很可能是赵先生颅内动脉瘤的诱发因素。他立即为赵先生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一系列抢救措施,随后的头颅CTA和脑血管造影明确了赵先生头痛的原因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导致的,且是最危险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高法梁进一步指出,脑动脉瘤不是肿瘤,是脑部动脉血管壁因为各种原因(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动脉硬化等)向外膨出,形成一个囊性扩张。“我国的动脉瘤发生率约为3%,在所有的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位。大约30%的病人根本来不及送到医院;而送到医院的病人,又有30%的病人死亡或者重残,对人体危害非常大。”高法梁介绍。
“动脉瘤患病率较高,但只有部分容易破裂。不是所有的动脉瘤都需要立即治疗,通常是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或者位于容易破裂出血的部位才需要紧急处理。”
充分准备后,高法梁为赵先生进行了急诊手术。手术很顺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赵先生意识渐渐恢复,偏瘫症状也在逐渐好转中。
高法梁说,因为高隐匿性和高危险性,颅内动脉瘤又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还因其往往缺少先兆症状,患者平日里不会有任何不适症状,多数来就诊的患者要么是动脉瘤增大到一定体积,导致临近神经受到压迫,出现视力障碍、眼睑眼球活动受限等症状;要么是动脉瘤直接破裂出血,出现剧烈头痛,随后病情恶化,导致意识障碍、昏迷,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抽搐等。
他提醒,脑动脉瘤在未破裂时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平时应尽量避免长期熬夜加班、玩游戏、打牌及过度劳累等,尽量减少发病诱因;而一旦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需及时到医院检查,若确诊,应尽快治疗。目前脑动脉瘤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夹闭合介入栓塞治疗为主,需根据病情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