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十多天前,62岁的沈阿姨独自上山挖笋,当天晚上,她在洗澡时摸到左大腿的内侧突然长了一个黄豆般大小的肿块,一摸肿块还可以活动。以为是被蚊虫叮咬的,她当时没有在意。但过了好几天,肿块不仅没有消退,还逐渐变大变红,长成了约大拇指指甲盖大小。
沈阿姨感觉有些不对劲,便来到杭州市一医院集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皮肤科就诊。皮肤科俞仲国医生接诊后,仔细检查发现,“肿块”竟是一只蜱虫。经过消毒、清洗,俞仲国将蜱虫从沈阿姨身上取下来,事后沈阿姨也未出现感染问题。
俞仲国说,沈阿姨身上的这只蜱虫,外壳偏淡黄色,和人体皮肤颜色相近,所以未在第一时间发现。他推断沈阿姨是上山挖笋时被蜱虫所咬,没有及时处理,十多天里蜱虫一直吸血变大,长成了近2厘米的巨型蜱虫。
“一般蜱虫大小在0.2至1厘米,这是我从医43年来见过最大的蜱虫。”俞仲国表示,蜱虫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传斑疹伤寒等等,被蜱虫叮咬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每年的4月至10月是蜱虫活跃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俞仲国已经接诊了4位被蜱虫叮咬的患者。他建议市民朋友少去花草树木较多的地方,如必须要去,最好穿长衣长裤,袖口、领口、裤腿要扎紧,裸露的皮肤涂抹驱虫剂。
“带宠物去户外玩耍后,也一定要认真检查宠物的皮肤毛发,避免将蜱虫带回家里。同时做好个人清洁,注意头皮、耳后、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这些皮肤的褶皱处,如果突然有长黑痣、肿块等情况,要考虑是否被蜱虫叮咬,及时就医。”俞仲国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