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痛苦进院,开心回家,三天时间为我解除了大半年之久的痛苦和折磨,神了!”近日,半年来饱受疾病困扰的莉莉(化名)从浙大邵逸夫医院出院当天,在朋友圈激动地写下这样一段话。
从去年初开始,莉莉就发现自己经常是坐下后不能马上起立,要等个几分钟才能重新站起。起初她没有重视,但症状发作越来越频繁,终于忍不住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
其实,莉莉的腰椎间盘突出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就有表现,开始是左腿痛,后来发展为右腿痛,辗转多家医院检查都无法明确病因,治疗也不见好转。剧烈的疼痛导致她根本无法站立行走,每一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自从得了这个病,大半年来我已经吃了一箩筐的药,贴了上百张不同的膏药,症状却越来越严重。以后都没法走路可怎么办……”提起自己的求医经历,她心力交瘁。
在一次与朋友的交流中,莉莉听说了浙大邵逸夫骨科团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慕名找到了骨科专家范顺武教授。
入院经相关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查体,范顺武判断,这名患者的症状是根性坐骨神经痛,这说明问题出在腰椎上。但比较反常的是,影像学检查出的问题部位与实际疼痛部位完全相反。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范顺武让患者做了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莉莉的双侧L5神经根都受损,这也客观验证了医生的诊断——非典型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般来说,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一侧神经根都是引起同侧下肢出现症状。临床上也遇到过少数患者,除了引起同侧症状外,还会导致对侧下肢放射痛,甚至只有对侧下肢症状,而莉莉就属于这类患者。
明确诊断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制定治疗方案。范顺武团队根据以往治疗经验并结合患者实际检查情况,最终决定实施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整个过程历时约40分钟,切口不到1厘米。术后当天,莉莉便能下地,第二天就出院了,在情况更加恶化前得到了及时治疗。
范顺武介绍,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看似简单,但其实临床上,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单凭影像检查,这位病人很可能就无法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全面评估找出病人的症结所在,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他提醒,如果出现下肢的酸、胀、痛、麻等不适感,尤其是在站立或行走时更加明显,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久了,神经一旦受损,后期再想要治疗恢复就比较难。
椎间孔镜手术是目前创伤最小、最先进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技术,相比于传统手术,其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保留人体正常结构等优势。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目前已经开启了椎间孔镜的日间手术模式,手术无需全麻,术后即可下地,24小时内可以完成出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