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指导专家 陈斌华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睡前最后看一眼手机,起床第一件事摸手机” ;“不玩手机比少吃顿饭还难受”;“看完这集就睡觉”;“黑灯后躲被窝里刷视频、看小说”……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银发低头族”比例在不断上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充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网络信息化给老年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世界,其中也暗藏着风险。
陈斌华认为,在心理学领域,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渐渐地会发展为对爱与归属、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追求。对于老年人而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重构了其闲暇的社会生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利或许是大于弊的。
“低头”的他们
其实是想和子女走得更近
杭州市民小林对于父母喜欢玩手机的事情很苦恼。“他们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比我还久,已经‘上瘾’了。”他的母亲从一起跳广场舞的姐妹处听闻,玩手机刷视频就能赚钱,立马就下载了APP,从此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散步……随时随地都在“耍手机”。据说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划走,就会有几分钱到几毛钱不等的收入,攒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提现。小林觉得母亲的行为还能理解,消耗时间的同时赚点小钱,有一些心理安慰,但是父亲的行为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了。
小林的父亲热衷于在手机上“买买买”。跟着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不停地买白酒。起初,他也不以为意,毕竟酒是真的,父亲买来给自己喝,可是事实上父亲却是给他买的。
小林是做销售的,平时应酬不少,逢年过节也会送酒水给客户。小林父亲发现后,就暗地里去买了一些酒,“强行塞到我的车上,让我送人用。”小林说,这些酒送人不合适,自己都给了同事和亲戚。得知酒用完了,他又买了一批,这回小林气得不行,强行退货,这件事情还导致父子吵了好几架。
事后,小林了解到,父亲这样做其实是想在事业上帮助到小林,同时作为男人,他也希望自己在如今力不从心的社会工作中有参与感。“或许母亲也是想减轻我的压力,说来说去,还是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
群体中的孤独者
在虚拟世界里寻求缓解
在生活中,像小林父母一样的老人不在少数。
许女士发现婆婆很喜欢在短视频里看“婆媳关系”的洗脑文案,还经常会因短视频里的婆媳、夫妻之间的动人故事而流泪。“遇到奇葩的,还会来和我分享一番,认真表示‘自己绝不是这样的婆婆’,”让许女士哭笑不得。
“更离谱的是,婆婆可能是为了迎合时下的饮食潮流,给我们换口味,饭菜都是跟着某APP学习,好好的一锅肉焖成黑色的,或者甜的齁人,失败无数次,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在陈斌华主任看来,沉迷手机网络的原因需从多角度分析。首先是外在环境因素,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及非现实性。网络可以不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可以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很快地获得各种信息和娱乐,可以通过网络暂时逃离现实,不用面对现实的孤独和压力。
其次,当人们年岁渐长,逐渐退出职场,社会功能发生改变,很多社交的机会都受到阻断,老年人可能陷入与社会脱节的焦虑和担忧,很难再从工作、家庭中获得成就感,长时间被低价值感的所笼罩。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也为了保持与子女、亲朋的联系,有更多共同话题,重新体验社会化,他们会选择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消化情绪。
另外,很多老人是群体中的孤独者。家庭中的几代人虽然共处一室,但由于“代沟”等隔阂的存在,造成交流互动不足,这种关爱缺位会使老年人倾向于通过玩手机来在虚拟世界寻求孤独的缓解。还有一部分“银发族”,为照顾子女、下一代,随其搬迁至大城市,陌生的生活环境,相异的生活方式,无处抒发情感、精神空虚,进一步加重了孤独感。
“老年人由于退休、生理机能的退化等因素而使自身社会价值降低,通过使用网络,分享生活,发表观点能够获得社会参与感,满足被接纳的需求,获得意义感。”陈斌华表示,孤独的“银发族”,急需精神的寄托,虚拟的网络拓宽了认知边界,填补了精神空虚,成了最佳的选择。
再好的手机和APP
也比不上亲人手掌的温度
从心理需求上,老年人的“低头”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时间看手机对老年人的负面影响也是多重的。陈斌华分析,在生理上,长期的专注手机会使视力变差,也会对颈椎、腰椎造成伤害,休息时间变少也会影响注意力。在心理上,在社交网络中,人们会倾向于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样子,美化自己的形象,但长此以往可能会使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出现认知差距。过度使用手机会使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大、更加焦虑和烦闷,逐渐远离面对面社交,长此以往会对现实人际交流产生恐惧。
“子女要帮助老年人解决‘低头容易抬头难’的问题。”陈斌华指出,从网络的使用常识来看,老年人需要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子女在教会老人如何上网的同时,也需要宣传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和网络健康的意识。一方面要让他们知道沉溺网络的危害,另一方面要鼓励老人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子女要尽可能地给父母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心和关爱。“毕竟再好的手机和APP,也比不上亲人之间手掌传递的温度。”他说,老年人的幸福不只是在于物质条件有多好,更在于关心与陪伴等等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想让老年人不再低头,晚辈要起到带头作用,放下手机,要理解老年人沉迷网络的原因,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给予耐心细致地陪伴。
不过,老年人自身也学会调整自我情绪,缓解压力。当情绪低落时,可以用“六感法”来进行自我安抚——欣赏你喜欢的风景或相册;倾听你喜欢的大自然声音;闻闻刚煮好的咖啡、茶水或者去公园“闻闻玫瑰花香”;品尝一些你喜欢的食物,并仔细观察你正在吃的食物;爱抚你的宠物或者适度的淋浴、按摩,随后换上你最舒适的衣服;适度的运动,如轻轻摇晃身体或拉伸。
同时,陈斌华还提醒老年朋友们,网络世界之大之丰富,常常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在学习和适应网络发展的同时,老年人也要学会分辨网络的真真假假,以防在不良网站上当受骗,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