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全身疼痛难忍,胡乱用药结果肾衰竭 幸得浙大二院医生抽丝剥茧找出幕后元凶
发布时间:2022-05-09 10:46:18 星期一   每日商报

今年55岁的老杨(化名)有个找不到缘由的老毛病:间歇性的浑身疼痛。半个月前,他坐在轮椅上,被推着进入到了浙大二院肾脏内科胡颖主任医师的诊间。

由于浑身疼痛难解,在他人的推荐下老杨服用了某种偏方,吃了半个月后,不但疼痛难解还上吐下泻,去附近医院一查,竟然变成尿毒症了!

症状像肾功能衰竭,指标却相反

接诊后,胡颖仔细查看了老杨的化验单,发现他一个月前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是120μmol/L,稍稍超过正常值(为40-106umol/L),而此次的化验单提示,血肌酐已高达700μmol/L,到了尿毒症的水平,考虑急性肾衰竭。

在进行补液、护肾等治疗后,老杨的尿量渐渐增多,肾功能水平也有了明显的好转。可就在趋向康复时,胡颖又发现了化验单上的几个反常的指标:血磷0.35mmol/L(正常值0.81-1.45mmol/L),血钾3.0mmol/L(正常值3.5-5.5mmol/L),血尿酸166(正常值为208-428umol/L)。

按照常理,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排泄障碍,体内钾、磷和尿酸难以排出,这些指标都应该升高,但老杨的化验报告却恰恰相反,低钾、低磷,连尿酸都明显偏低,这是为什么呢?

进一步的沟通中,胡颖了解到,老杨这些年全身关节骨头哪儿都痛,不知去了多少家医院,看了多少科室,得到的诊断五花八门:老年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肋间神经炎,脊神经卡压综合征,骨质疏松……中药、西药吃了一大堆,疼痛感却越来越严重,后来不得不依靠轮椅行动。近一年,他还定期去做一种“神经射频消融手术”,一次费用好几千,也只能稍微感觉疼痛缓解一点,没多久又回归老样子。

胡颖在翻阅病历时发现老杨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还在既往八年的抗乙肝治疗资料中,找到了那个熟悉的药名:阿德福韦酯。

这让她对于老杨全身关节疼痛的毛病,心里有了答案。

该病误诊率极高,超过一半患者骨痛难耐

胡颖为老杨安排了进一步的检查,证实了她的判断:老杨的尿磷排泄率高达115%(正常值低于30%),尿氨基酸检测强阳性,而全身骨骼ECT结果显示,全身多处放射性浓聚影(如图),分布的位置跟老杨平常疼痛的位置吻合。胡颖给出了最后的诊断:药物性范可尼综合征(阿德福韦酯所致),低磷性代谢性骨病,急性肾衰竭。

据悉,范可尼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或获得性近端肾小管复合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原发病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继发病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多尿,烦渴多饮,疲倦,走路时腿痛等主要临床症状,儿童常出现佝偻病。

诊断明确后,胡颖为老杨重新制定了治疗方案:停用阿德福韦酯,改用其他药物,加强补磷和补钾。

三个月后,满面红光、精神焕发的老杨终于自己走进了胡颖的诊室。复查的结果也令人满意:血肌酐回到了基线水平118umol/L,血钾、血磷和尿酸都正常了,困扰他多年的全身疼痛也消退了。

胡颖介绍,在门诊中,类似老杨的因药物引起的范可尼综合征在浙大二院肾内科至少有近100例了,阿德福韦酯是药物中最常见的一种。有些药物通过损伤肾小管近端的上皮细胞,容易造成钾、磷、葡萄糖、尿酸等多种物质的重吸收障碍,导致这些物质从尿中流失。

“钙磷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长期的低磷血症会影响骨骼代谢。超过一半的患者都表现为难以纠正的骨痛,往往辗转于其他科室而容易误诊。”她说,据浙大二院单中心不完全统计,这些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平均就诊2.8个科室,平均确诊时间达2.3年。而不恰当的各种止痛治疗,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最终影响患者的健康。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方序 朱俊俊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