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32岁老师咳嗽半年确诊肺癌 手术后三次复发
发布时间:2022-04-18 09:31:40 星期一   都市快报

4月15日—21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我们将每天请一位杭州市肿瘤医院的专家,就一类肿瘤进行科学解读。今天请胸部肿瘤病区副主任陈雪琴谈肺癌。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第一,根据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年龄性别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示,50岁以后,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快速上升。

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忽略患肺癌的风险,近年来,肺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来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二三十岁的年轻男女不少见,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几岁。

陈雪琴主任讲述了其中一位病人的故事——

这位病人姓张,32岁,职业是老师。张女士清秀漂亮,人高高瘦瘦的,脸色有点苍白,说话时嗓子有点哑。来就诊时是老公陪着一起来的,两个人手拉着手,看起来很恩爱。

“肺癌,已经第三次复发了。”这是她开口跟我讲的第一句话。

我以往接诊的肺癌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她算是很年轻的。详细询问了病史,让我有些意外的是,张女士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烟。她和丈夫都不抽烟,学校也有明确的禁烟规定,所以不存在长期接触二手烟的可能。如果不是咳嗽半年不好,她压根不会想到去医院检查,更不会想到自己会得肺癌。

张女士来找我之前,已经在其他医院做过几次手术了,她的病症发现时还是早期,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有一段时间挺好的。但不幸的是,第一次手术后仅隔一年左右就复发了。

接下去又是手术、复发、手术……我还记得,她说着说着忽然情绪崩溃,掩面大哭。原本这个年纪,小夫妻正准备要孩子,可突如其来的疾病正常的生活都毁了。丈夫为了陪她治病,辞了工作。

对癌症患者来说,心态很重要,我安慰她一定要放宽心。她还是积极配合治疗的,毕竟还年轻,未来路还长。

我们医院开设的肺癌诊疗一体化门诊,集聚了胸外科、胸部肿瘤内科、胸部肿瘤放疗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可以针对患者个体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

我们一体化团队仔细询问病史并阅读CT片发现,张女士反复复发的部位是淋巴结,常规的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化疗并不能完全解决,局部需要放射治疗的介入。

针对她肺内转移的情况,我们又为她制定全身系统治疗,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后来,她的病灶逐渐消退。肺转移后治疗至今将近3年时间了,她定期回访,目前身体情况基本稳定,生活也慢慢回到了正轨。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种特效药对于晚期肺癌可以治愈。对肺癌患者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最关键的。

早期肺癌和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早期肺癌手术后10年生存率可高达92%,5年生存率高达95%;而一旦确诊为晚期,过去5年生存率只有4%,如今靶向免疫治疗时代,也不超过20%。

我们建议,4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哪些人属于肺癌高风险人群?吸烟包年数≥30包年的;被动吸烟超过20年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还有一些有职业暴露史的,比如装修工人、厨师,这些都算。

没有肺癌家族史、40岁以下的人群,一般不建议做肺癌筛查,但如果非要进行查体,与其做胸片,不如做低剂量螺旋CT。因为胸片会漏掉80%以上的早期肺癌,而低剂量螺旋CT相当于对肺部做了一个断层扫描,小于5mm的结节都能被清晰发现。

相比其他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病因素还是比较明确的,70%以上的肺癌发生都和吸烟(包括二手烟和三手烟)相关。此外,空气污染、厨房油烟也是导致肺癌的高危因素。

除了像张女士这类不明原因的发病,也要关注肺癌家族史的问题。我经常接到朋友咨询,家里有肺癌患者会不会遗传?

遗传因素在肺癌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若是三代近亲中三四位肺癌病例,说明家族可能有致病基因遗传,这类情况,家族成员就要定期复查胸部CT。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琳 俞茜茜 培训生 魏玺滟 通讯员 谢文竹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