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老年一科顾成宇副主任的门诊中,前段时间来了一位54岁的女性患者。
这位阿姨在外地就医时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因为没有对症下药,病情越来越严重,还因服用药物出现了晕厥、头痛等副作用。阿姨的家人说,近段时间,她总是“疑神疑鬼”,买东西不付钱,随地大小便。更为无奈的是,她还要求丈夫出去和别的女人生孩子。
顾成宇对患者进行了3.0T磁共振和腰穿脑脊液检查,最终确诊为“额颞叶痴呆”。额颞叶痴呆是一类相对少见的痴呆疾病,相比于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的发病年龄更早,通常在50至60岁之间。由于典型症状在开始的时候难以察觉,常与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疾病相混淆,容易被人忽视。
顾成宇介绍,额叶是人体大脑中的最高级中枢,控制着人体的思维、判断、决策、行为规范等高级功能。额颞叶痴呆患者因为额颞叶萎缩,往往性格固执偏激,会做出“道德败坏”的举动,引来世俗的偏见和外界的误解。
另一位额颞叶痴呆患者家属孙女士也述说了自己母亲的经历。孙女士的母亲今年63岁,3年前被确诊为额颞叶痴呆。“当时听到确诊消息,我和父亲一时无法接受,母亲患病前是个精明能干的人,刚到享福的年纪却得了这种病。虽然一直在吃药控制,但病情恶化迅速,现在像换了个人一样。说话含糊不清,情绪控制力基本为零,稍不顺她心意就和你吵架,曾经那么爱美的人如今个人形象也不在意了,刚换上的衣物不到半天就弄脏,洗澡剪发也要管着。”
“母亲患病后,曾经要好的小姐妹都像躲‘瘟神’一样与母亲不再来往。”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母亲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固执孤僻。为了让母亲的病情不再恶化,白天由父亲照顾饮食起居,孙女士每天下班回家便会陪她出门散步。
病情的不可控性加上外界环境刺激,让出门在外的母亲更不“安分”。好几次因为母亲在公共场合做了一些“出格”举动,孙女士不得不向对方赔礼道歉。“我现在都习惯了,向他们解释母亲是因病导致行为异常,他们不理解,反而觉得是我在找借口。”孙女士说,遇到一些通情达理的人,嘟囔几句就过去了,有时一些难缠的人嘴上说着狠话,还露出“鄙夷”的眼神。
顾成宇表示,目前额颞叶痴呆还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对延缓病情恶化十分重要。“子女需要多关注家中老人的身体、情绪变化。当老人出现行为、性格异常,判断力改变,走路东倒西歪,时常摔倒等症状时,子女需格外留意,尽早寻求专业医生对其进行诊断干预。”
同时,许多额颞叶痴呆患者的家属,因为大众的不理解和照顾病患的双重压力,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会对患者产生恶性循环,加重患者的病情。家属们同样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宣泄坏情绪,疏解自身压力。家属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动力,是患者的最强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