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呼吸,是一种自然生理行为。通过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我们在一呼一吸间活着。但对于83岁的姚老太(化名)来说,呼吸是件极为艰难的事情。气若游丝的她这一年来反复因肺部感染而进出医院。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一期,老太太呼吸困难的“元凶”被查明:巨大的甲状腺肿物“挤”进胸腔,将她的气管“掐”住,最窄处甚至不足2毫米!
原因找到后,新的难题来了,如此高龄又体弱多病,动不动手术?之后因吃了几口小馄饨,姚老太再度呼吸困难被送医急救。这一次,浙大一院的医护人员集体决定为她冒一次险……
吃颗小馄饨,老太太差点没命了
姚老太身高1米5,体重不足90斤。5年前摔倒腰椎肋骨骨折之后,她身上的“毛病”接二连三——轻微脑梗、肺部感染。从去年12月起,更是因反复肺部感染,她数次住进家附近的医院。好在子女孝顺,被病痛反复折磨也依旧坚强乐观。
今年9月开始,姚老太的病情似乎更严重了,她呼吸费力,即使坐着不动,也总是觉得气不够用、头晕,不仅吃面条、最喜欢的饼干泡牛奶时会觉得咽不下去、喘粗气,喝水似乎也非常困难。
被送到浙大一院总部一期进一步的治疗后,姚老太的呼吸困难原因找到了:双侧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左叶明显向胸廓内突出,整个左侧甲状腺直径超过10cm!老人虽然脖子不肿,巨大的肿物挤压临近气管、食管,导致她呼吸、进食困难,头晕气喘。
由于姚老太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甲状腺上的巨大肿物又已经从颈部长到胸腔里。这样特殊的位置,以及手术中可能引起大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家属再三考虑后决定保守治疗。
不料上月初,姚老太在吃已经煮得十分软烂的小馄饨时被“卡”住了喉咙,呛咳不停,随即再次被送进浙大一院总部一期。
生命至上,从“鬼门关口”抢人
浙大一院总部一期急诊创伤中心主任杨小锋主任医师、副主任张绍阳主任医师对姚老太的病情高度重视,帮助协调开通了绿色通道。医护团队在给予患者抗感染及雾化祛痰等治疗后,立即邀请甲状腺外科、普胸外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影像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MDT)。
“患者左侧的甲状腺肿已经挤压到了气管、食道和周围血管,随时有窒息的风险,必须尽快手术。”前来会诊的甲状腺外科副主任谢小军主任医师建议尽早进行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解除气管压迫,挽救她的生命。
成年人的甲状腺正常情况下像一只小小的蝴蝶,但姚老太的甲状腺已经肿大到像一个大大的番薯,严重压迫邻近的气管,致气管最窄处不足2mm。参加会诊的麻醉科宋胜文医生认为,姚老太属于困难气道,麻醉时气管插管存在极高风险。
经过再三家属沟通与多学科专家讨论,专家团队为姚老太制定了完备手术方案,并由谢小军主刀进行全麻下行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手术,采用虽然难度大、但创伤更小的经颈部切口入路的微创方式。为确保万无一失,手术期间体外膜肺(ECMO)在一侧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所幸,手术非常顺利,术中切下来的甲状腺肿物直径超过10cm,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姚老太没有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足抽搐等并发症。细心的护理和积极的康复治疗,姚老太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已顺利出院。
不要忽视了这种甲状腺疾病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胸骨后纵隔区域的甲状腺肿,部分或全部位于胸腔内。胸骨后甲状腺肿与颈部甲状腺所患的疾病一样,可以是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炎性疾病和甲状腺癌等。甲状腺肿物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逐渐下坠,最后发展到进入胸廓入口,后受到胸腔内负压的吸引,使肿大的甲状腺部分完全坠入胸骨后间隙内。
在临床上,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胸腔内甲状腺肿癌变的发生率高达17%。
特别提醒,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容易阻塞胸廓入口,压迫气管、食管和血管,早期可出现干咳、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吞咽哽噎感等症状。患者出现类似不适,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尽早确诊,千万不要任由病情发展, 如若肿块继续增大,严重时会因气管闭塞而危及生命,也为后续手术、治疗带来更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