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在日前西溪医院“肝胆相照”医患分享会上,十位肝癌、肝硬化患者从天南海北赶回“娘家”。
“患病15年,两次死里逃生,因为遇上了一位好医生,我的人生彻底改变了。”病友冯先生将鲜花献给了肝病科副主任金巧菲,“我有家族遗传慢性乙肝,15年前确诊肝硬化,一发现就是肝硬化腹水,那一年我45岁。”初次入院,冯先生的肚子已胀得老大,“我只有一种感觉,不行了。”
金巧菲医生接诊后,宽了他的心:“疾病还处于早期,别太担心,听我的话,按时吃药,早睡早起。”
待冯先生病情稳定出院时,金巧菲特意嘱咐:“一定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可好了伤疤的冯先生太大意,三年后,他再次被送进医院抢救,这回病毒变异,黄疸一度涨到400,被诊断为“肝功能衰竭”。
金巧菲再次让命悬一线的冯先生化险为夷。
经历过两次死里逃生,冯先生与金巧菲结下了过命的交情。“我牢牢记住金医生的话,现在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不敢懈怠。”
“以前经常抽烟、喝酒,生活不规律。现在,我每天早上打太极、扎马步,晚上打坐、练气功,身体比没得病前还好。”两进两出医院的冯先生,成了“半个医生”,“携带乙肝病毒的兄妹受我影响,每年都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
肝脏是负责代谢与解毒的重要器官,有人体“加工厂”之称,还发挥着内分泌、储血和免疫等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强度的心理压力,肝癌正出现年轻化趋势。
“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如果这部分患者已经40岁以上,尤其是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最好隔3个月就复查一下。”正值体检季,市西溪医院院长、肝病专家黄劲松提醒,发现脂肪肝,也应每年进行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岛素功能、B超、肿瘤学等检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希望大家从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方面调节生息,爱护肝脏、守护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