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刘大伯(化名)去年8月刚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综合评估后接受了化疗和免疫治疗。本就身体状况欠佳,最近又出现了反复发热、乏力。
“以为是感冒,可吃了一个星期的感冒药也没见好。”他到当地医院就诊,排除了新冠肺炎,但检查提示炎症指标升高,肺部CT还提示有小空洞,可偏偏找不到感染源。治疗了半个多月,发热、乏力不见好,他还出现了头痛症状。
经人介绍,他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就诊。该科主任吕群主任医师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体,又得知刘大伯发病前几日接触过隔壁邻居家的鸽子,结合检查报告,初步判断他很有可能是隐球菌感染。
果然完善各项检查后,疾病明确了:隐球菌血流感染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好在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刘大伯症状逐渐好转,人也精神了很多。
吕群介绍,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土壤、鸟粪中大量存在,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经由破损的皮肤黏膜引起疾病发生和播散。像刘大伯这样接触了邻居家的鸽子,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感染的重要条件之一。他发病的原因在于免疫功能下降,且存在肿瘤基础疾病并接受了化疗及免疫治疗,同时肝功能不良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目前隐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很差,国外一项研究发现隐球菌血症的死亡率高达41%。提高机体自身的抵抗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进行准确的抗真菌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特别是对于类似刘大伯这样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平常生活中最好远离鸽子及其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