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男子被海鱼刺伤手指差点截肢
发布时间:2020-08-20 07:00:00 星期四   每日商报

“以前一看到‘虾兵蟹将’像看到了钱一样,现在却联想到差点被截肢。”躺在病床上的李先生(化名)一声叹息。

李先生今年23岁,从事海鲜售卖生意。因为一次处理海鲜时被刺伤了手指,让他吃了整整一年多的“苦头”。医生提醒,生海鲜中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处理时最好戴上厚手套。

手指被海鱼刺扎伤肿成“腊肠”

一整年都未能愈合

去年5月,李先生在处理海鱼时,不小心被一根小小的鱼刺刺伤了右拇指。这对他来说,不过是工作中非常普通的一次“失手”,不值得大动干戈,于是他也没有特别处理伤口。

只是从那天起,被刺右拇指上的伤口久久不见好转,反而持续肿胀,手指颜色发红、部分发紫像根“腊肠”,还伴有刺痛。

于是李先生去了当地医院进行简单药物治疗。肿胀似乎有所好转,他也就没放在心上。万万没想到,今年上半年,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卷土重来,李先生右拇指又开始肿胀伴随活动受限,再次上当地医院。医生一看情况,建议他前往上一级医院处理。李先生便火急火燎地赶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

医院手外科王亮副主任医师检查后以“右手拇指滑膜炎”将患者收治入院,并为其立即安排了急诊手术,进行了彻底清创。同时,他留取了感染样本,交由检验中心做细菌培养。

检验中心主任助理、负责细菌室的李曦博士经过两次获取标本,耐心培养等待了7天后,终于找到了“幕后真凶”——海分枝杆菌。

“确定是海分枝杆菌感染,光手术还不行,需要进行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不然伤口还会迁延不愈。”王亮嘱咐李先生,接下来还得坚持服药较长一段时间,以彻底清除海分枝杆菌感染,避免再次复发。

“生猛海鲜”中存在多种危险

处理时最好戴上手套

李曦介绍,海分枝杆菌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与结核杆菌同属,是引起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病的主要菌种。

这是一种机会致病微生物,其传波途径并非像结核分枝杆菌那样通过呼吸道传染。它在28℃-32℃水温中最为活跃,很难在超过37℃的环境下存活,生活中也并不常见,一旦侵入人体,会在筋膜里蔓延,如手、脚等,一般并不会跑到温度较高的内脏器官。

“感染了这种菌,有时会在肢端(手、脚趾等)感染,开始表现为皮肤丘疹,随后引起浅表溃疡及形成肉芽肿。虽说病情会发展得比较慢,但如果不加以干涉,可能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截肢。另外,在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身上,还可能会出现扩散性的感染和菌血症。”李曦还指出,还有一种“海洋创伤弧菌”更危险,感染后不及时抢救病亡率较高。

因此,他提醒,眼下正值海鲜上市,处理海鲜时大家千万小心,对经常接触海产品的人操作时最好戴厚手套;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人群,由于免疫力较低,尽可能少接触“生猛”海鲜。海分枝杆菌一般都是患者在处理海鲜时,手不慎被划伤而感染,应当尽快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治,避免延误病情,耽误治疗最佳时机。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冯双 通讯员 宋黎胜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