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陈志凌主任医师最近遇到一位老太太,因突发性耳聋入院,检查发现血液黏稠度很高,但血脂、胆固醇都很正常。一问才得知,老太太平时几乎不喝水。
这位老太太姓李(化名),今年72岁,有高血压病史。一个月前,她突然感到头晕眼花,一测血压,被数值吓到,反复两三次,血压数值仍很高。同时,她还发现自己右耳闷闷的,遮住左耳,右耳几乎听不见声音。她赶紧去了家附近的综合医院急诊,通过降压治疗,血压降下来了,可右耳的听力却没有恢复。
三周前,李奶奶在老伴的陪伴下,来到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想进一步检查一下听力。此时李奶奶的血压已经稳定在正常范围,但右耳仍一点也听不见。入院后,李奶奶做了各项检查,开始接受抗纤治疗,以及中医中药配合治疗。
一天早晨,陈志凌去查房,看了看李奶奶的检查单,血黏度很高,血脂、胆固醇都正常,随即问道:“老人家,您血黏度很高,平时喝不喝水呀?”
“她不喝的,从来不喝水。”李奶奶还没开口,坐在一旁的老伴抢着说:“她只有渴得不行了,才会喝几口,我让她多喝点水,说了没用……”老伴告诉陈主任,在家里,李奶奶一天最多可能也就喝一小杯水。
为什么不喝水会对听力有影响?“身体缺水,引起血液黏滞状态,容易堵塞耳朵小毛细管,也就是‘耳中风’。”陈志凌解释,李奶奶是癌症术后恢复期患者,脾胃虚弱,在夏天要更注意饮食,多补充水分,关注心血管疾病。
李奶奶住了两周院,听力部分恢复,临出院前,陈志凌再次叮嘱:“回去多喝水!”
“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原因很复杂。”陈志凌医生说,夏季天气炎热,体内缺水,导致微循环障碍,内耳毛细血管容易堵塞,所以突发性耳聋高发。若是加上睡眠不是很好,或是有情绪问题,一些女性患者的突聋还会反复发作。
就在采访那天,陈志凌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一来就说:“前天跟人吵了一架,耳朵又听不见了。”
这位40岁的女患者姓杨(化名),七月初刚因左耳突发性耳聋来医院就诊,因为听力损伤程度不重,也没有眩晕症状,排除美尼尔病等情况,一段时间中西医配合治疗后,她的听力缓解了。可没想到,她和人吵了一架,刚恢复的左耳又听不清声音了。
杨女士在诊室里坐下,滔滔不绝地和陈志凌诉说起来——最近,孩子放假在家,家里有老人生病了,丈夫因为工作没法回来,所有的压力都在她身上,既要照顾老人孩子,又要兼顾忙碌的工作,她直呼:“人都要崩溃了!”
往往一些焦虑的患者,平时憋得太久,来就诊时就会滔滔不绝。陈志凌已经习惯这种情况,他耐心地听杨女士倾诉。
杨女士也坦言,自己的性子是比较急躁的,白天家里、工作压力大,晚上睡眠也不是很好,心里有点委屈,一着急就跟人吵架了,争得面红耳赤的,当时耳朵就嗡嗡响,后来等人缓过来,发现左耳又听不见了。
“很多女性患者的突发性耳聋程度不重,但会反复发作,治疗后能够缓解。”陈志凌说,天气燥热,人的情绪有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充足的睡眠。“老年人要关注心脑血管疾病,这也是夏天高发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