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保乳,还是全切? 这不仅是治病,更是疗心
发布时间:2020-06-28 07:00:00 星期日   杭州日报

“如果我的乳房被切了,我的生活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幸好,幸好……”日前,当何绮杏(化名)到邵逸夫医院,找到当年的主治医生——乳腺中心的宋向阳主任医师复查时,她连说了两个“幸好”。

“这份23年前的病历,我们一直保存着。我很庆幸,当初医生给我们的保乳建议,也很感谢我老公的支持!”何绮杏说。

作为省内最早一批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何绮杏当时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不起眼的颗粒居然是癌

何绮杏身材高挑,衣着合体,年过六旬的她,气色很不错。一旁的老公郝家仁(化名)眼神宠溺,两人总是笑意盈盈。很难想象,何绮杏曾是一位乳腺癌患者。

1995年,何绮杏42岁。一次洗澡时,她发现乳腺右侧有一颗结节往外突出,“就像小米粒一样大,我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没啥,我也没往心里去。”

一年后,单位体检,依旧平安无事。1997年,何绮杏无意中又摸到了这个结节:“感觉大了很多。我赶紧去医院做检查,接诊医生也觉得不对,马上冷冻切片做化验。”

一周后,何绮杏接到医院电话,确诊为乳腺癌。“当时脑子嗡一声。乳腺癌,想都没想过。”那时,何绮杏的女儿刚读幼儿园,两个工薪族挣钱度日,小家庭笼罩着阴霾。

做保乳手术,还是全切手术?

马上住院,动手术。1997年的春节后,何绮杏住进邵逸夫医院。四天内,作为主治医师的宋向阳与他的上级医师一起,和何绮杏夫妇谈了三次。

当时摆在何绮杏面前的,有两套方案:第一是传统型,乳房全切,淋巴全扫,乳腺这边一大块位置留下的都是皮包骨;第二,保留乳房,仅切除肿瘤以及周围少量正常乳腺组织,保留乳房良好的形态。宋向阳说,之所以会有第二套方案,是因为何绮杏是浸润性乳腺癌早期,符合保乳手术的手术指征。

虽说当时,保乳手术在西方已较为常见。但在国内,还是新鲜术式,相当一部分患者和家属想当然地认为,乳房全部切除会比较“安全”,更能“保命”。

是做保乳手术,还是做全切手术?这是个问题。

“不要怕我们反悔,可立下字据”

何绮杏从小学跳舞,身材挺拔,郝家仁没有办法想象,妻子失去乳房的样子。“她心理上也过不了这关,女人总是希望自己健康完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夫妇俩定下了手术方案:选保乳手术!

为了让宋向阳没有后顾之忧,何绮杏夫妇这样宽医生的心:不要怕我们反悔,我们可以立字为据。回忆当年的场景,郝家仁说:“我们和医生的愿望是一样的,都是希望患者健康!所以,一定要相信医生!”

作为省内最早一批接受保乳手术患者,何绮杏的手术非常顺利,一周内就出院了。“当时,我也会胡思乱想,乳房这么一个小切口,就算手术过了?是不是我病太重,没救了?”

但琐碎的生活,容不得何绮杏再胡思乱想,康复后的她重新开始上班。“知道我情况的熟人都说,一点也看不出你得了这么重的病。乳房对女人来说,太重要了。如果当时选择了全切,如今我的生活状态肯定不同。”丈夫郝家仁也感慨地说:“保乳手术就像重启了我们的生活,逐渐让生活重归正轨。”

再造的是乳房 重塑的是心理

23年过去了,何绮杏早就实现了临床治愈。最近,她无意中翻出当年病例,又是一年复查时,她第一时间想到了当年的主治医生宋向阳。

“这样的信任,让我们医生很有价值感。”宋向阳说,这些年,他接诊过无数像何绮杏这样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欧美国家,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比率为60%-80%,但在国内仅为20%左右。我接诊的病人接受保乳手术的比例在40%-50%,对比欧美国家的数据,国内保乳手术的治疗,依旧长路漫漫。”

宋向阳分析,之所以国内保乳手术的比例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东方女性乳房相对较小,就诊时,大部分女性的肿瘤已较大,可触及,肿瘤切除后乳腺就会变形,因此只能放弃保乳,而做全乳切除的手术;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患者和家属想当然地认为乳房全部切除比较“安全”,更能够“保命”。

“从事乳腺工作20多年,我认为,医生治乳腺疾病,治的是病,更是心。保乳,保的更是女性的自信,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创伤,让她们得以重新塑立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使其在乳腺癌治疗后,生活照样可以美满。”宋向阳说,“作为一个乳腺学科的医生,我还是要疾呼,请不要轻易放弃乳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柯静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