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上周,76岁的范大伯(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部肿瘤科复查,同时,医生根据他的情况,为他制订了免疫治疗结合局部淋巴结放疗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三年前,范大伯查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本以为最多只能活一年,没想到,到现在都三年多了!”
这三年来,范大伯的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几次出现危急情况命悬一线,最终都在多学科专家联合诊治下转危为安。
高龄肿瘤患者基础疾病多
多学科诊治优势得以体现
三年前,当时73岁的范大伯因为咳嗽三个多月,后来发现痰中有血丝,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
做了胸部CT发现,他右肺有明显占位,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肿瘤已经到了晚期,没有办法做手术,医院根据范大伯的病情,召集了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呼吸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
范大伯年龄偏大,又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常规的化疗难以耐受。他的基因检测结果是阴性,不适合靶向治疗,幸运的是,他检测了PD-L1属于高表达,有机会进行免疫治疗。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免疫治疗后,范大伯的肿瘤缩小了近50%,淋巴结转移已经基本消失了。正当他对治疗充满信心,觉得一切在慢慢好起来的时候,却因为免疫治疗的副反应,严重的间质性肺炎导致他呼吸困难,生命一度危在旦夕。
肿瘤内科陈雪琴主任邀请呼吸内科王利民主任共同会诊,根据范大伯的病情,并结合国际最新的指南要求,制订了规范化的激素治疗等药物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间质性肺炎慢慢控制住了,总算度过了危险期。
过了一段时间,范大伯的右足背皮肤突然出现红肿伴水泡样改变,疼痛难忍。皮肤科吴黎明主任会诊后发现,足背皮损其实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和机体免疫力有密切关系,而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力就比正常人弱,再加上高龄、前期抗肿瘤治疗等因素影响,从而诱发严重的带状疱疹。经过皮肤科的规范治疗,“红肿和水泡”渐渐褪去,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如今范大伯定期回医院随访,看上去神采奕奕。原本以为自己最多只剩下一年的生命,如今却已安然度过近三年,这大大超出了一家人的预期。
国内著名肺癌诊治专家、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马胜林教授说,肿瘤患者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这部分患者往往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这些基础疾病的治疗和肿瘤治疗相互影响。同时,肿瘤治疗还会出现一系列药物副反应,尤其对上了年纪的患者来说,这些副反应所带来的影响更严重。这个时候,综合性医院的多学科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多学科诊治
影响恶性肿瘤的因素有很多,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是共识更是准则。到底怎样的治疗方案最适合患者,能够让患者最大化获益,需要肿瘤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
内科、影像介入科及病理科之间的紧密协作。
MDT并不是把多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在一个病人身上,而是通过MDT讨论,结合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包括基础疾病、肿瘤分期、生物学行为、病程发展、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为其选择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杭州市肿瘤医院(市一医院吴山院区),每周一16:00,会定期开展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及头颈部肿瘤等病例多学科联合诊治及业务培训。针对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经过多学科讨论为患者量身定制最精准的治疗方案;若是罕见病,疑难病,经过多学科讨论,尽早明确诊断和治疗,减少患者奔波于各诊室。医院胸外科前期接诊了一位左侧胸壁肿块伴肋骨破坏合并慢性乙肝、肝硬化、脾肿大,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的中年患者,就获益于MDT的诊疗模式,经过胸外科、影响介入科、病理科、肿瘤外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讨论后迅速明确诊断为胸壁海绵状血管瘤,成功实施了介入栓塞术,避免了外科手术导致出血的风险。
马胜林教授表示,MDT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能拓宽、提升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思维,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每一位参与的医生可以打破专业局限,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医学知识,同时带动整个团队、各个学科的提升。
牵头成立浙江免疫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为肿瘤患者解决难题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抗肿瘤药物所带来的一些副反应。
去年,在马胜林教授的倡议下,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全省各大医院的肿瘤科和呼吸科、内分泌科、消化科、皮肤科等普通专科及药剂科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成立了浙江免疫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该中心挂靠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旨在通过肿瘤专科和各科的密切合作,线上线下的多学科讨论会诊,切实诊治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建立数据库,进行临床科研的转化,真正解决部分免疫治疗带来的临床问题。不久前,浙江免疫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召开了第一次线上会议,来自省内外13家医院的24位专家上线互动讨论,全国1100余位临床专家在线观看会议直播。
“我们通过病例探讨的形式,专家学者们一起总结经验,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多借鉴。”马胜林教授介绍,建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毒性、心脏毒性、肺毒性和肝毒性等体内体外模型,研究药物毒性机制,将基础研究努力转化为临床,使更多的患者能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肿瘤药物。
搭平台,出政策,给扶持
规划临床医学研究五年计划项目
鼓励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研究与转化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医也是如此。肿瘤治疗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医务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医学前沿。
市一医院组建了专门的“肿瘤学院”微信群,300多位肿瘤诊治相关的医务人员,每天都会自发地分享肿瘤诊治的最新研究和资讯,共同探讨肿瘤疑难病例,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打造“研究型”医院,是市一医院始终坚持的初心。而在肿瘤诊治领域,医院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目的就是为了让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相关的创新研究中,为肿瘤患者带来获益。
前不久,杭州市肿瘤医院(市一医院吴山院区)推出临床医学研究五年计划项目,这是医院首次自行培育的科研项目,鼓励医务人员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临床研究与转化,探索肿瘤诊治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方法,促进医学技术不断进步。
到目前为止,已有8个项目立项通过。这些项目涉及肿瘤临床研究与转化,都是和肿瘤患者息息相关的。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目前二线免疫治疗,有效率在20%以下,如何免疫治疗的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杭州市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科夏冰主任开展的临床研究就是其中一项,通过放疗诱导肿瘤抗原释放,热疗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促进肿瘤抗原递程,进而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又比如,抗血管肿瘤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等所致手足皮肤反应,发病率高达30%-76%,其中部分重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得不减药甚至终止治疗。马胜林教授联合浙江大学药学院杨波教授和何俏军教授,对手足皮肤反应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揭示了角质形成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角质化的机制,并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该研究论文于4月15日,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后续将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肿瘤患者能够免受手足皮肤反应之苦。
迎难而上,不断创新
向肿瘤诊治疑难领域亮剑
在肿瘤诊治领域的创新和探索上,“市一人”从未止步。
以市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创新技术团队为例,该团队在马胜林教授带领下,建立经省临检中心审批的分子病理标准化实验室,并在全省发起多项前瞻性肺癌驱动基因血液检测的观察性多项临床研究,血液肿瘤基因检测网络覆盖全省50多家医院。团队成员牵头发表《浙江省血液EGFR检测专家共识》。目前以组长单位开展了多项分子病理检测的GCP临床研究,包括数字油滴PCR,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等等,将进一步推动分子标志物检测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对白血病患者而言,如果携带“C-KIT D816V”基因者极易复发,异基因移植后复发更难治疗。市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血液内科专家钱申贤带领团队攻坚克难,采用全身放疗(TBI)预处理联合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为复发患者进行二次造血干细胞移植。
市一医院集团杭州市消化病医院院长张筱凤团队联合消化内科、胃肠肛外科、肝胆胰外科,多学科综合治疗胆胰恶性肿瘤,通过联合会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内镜、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方法,为每位患者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疑难胆胰疾病的综合诊治技术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项接一项的创新研究成果,实实在在惠及众多肿瘤患者。在这背后,是医院坚实的综合技术水平和优秀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在肿瘤等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敢于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