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肚大如怀胎5月 医生为她剔除126颗子宫肌瘤
每四个育龄女性就有一人患病 发现后别盲目手术
发布时间:2020-01-02 07:00:00 星期四   杭州日报

备孕一年多,满心欢喜等待“好孕”降临,没想到不仅没能迎来宝宝,入院检查还发现子宫里长满了复发的肌瘤,肚子看起来如同怀孕5个月。

当32岁的媛媛到浙大妇院手术,并一再希望能当上妈妈时,为她主刀的妇三科主任周坚红心里也没底。这一场硬仗,她要剔除100多颗肌瘤,还要为媛媛保住子宫,看似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子宫肌瘤剔除后再“爆发”

早在2015年,媛媛就因为子宫多发肌瘤、宫颈肌瘤、肠粘连等问题,在浙大妇院接受过手术。去年夏天,身体恢复后的她开始备孕,但一年过去了,也没等来好消息。

“自己也有预感,一直没怀上宝宝,可能与这几年一直能摸到的子宫包块有关。”媛媛说,2015年做完手术后,很快又长出了新的肌瘤,几次复诊的结果显示,肌瘤还越来越大了。

在浙大妇院,B超结果显示:媛媛的子宫区内有多颗肌瘤,较大的一颗达到了8厘米。着急要孩子的媛媛要求再次手术,将子宫里的肌瘤剔除。这时候的她,子宫增大如同怀孕5个月,这正是肌瘤导致的。

术前磁共振显示:子宫肌层内布满了大小不等的肌瘤病灶,约有20多颗。让医生更没想到的是,实际的肌瘤远不止这些!

医生剔除126颗肌瘤保住子宫

在术中,周坚红主任团队发现,媛媛的子宫形态已极度失常,表面凹凸不平,布满肌瘤结节,“摸了摸,大约有上百颗肌瘤样的赘生物!”

这一百多颗密布于子宫中的肌瘤,直径从0.1厘米至8厘米不等,周坚红主任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一清点,发现一共剔除了126颗肌瘤。

出院前,周坚红主任特意叮嘱媛媛,回家后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尽管“造人计划”因为这126颗肌瘤暂时中止,但她依然还有做母亲的可能,两年以后就能在生殖内分泌科医生的帮助下,重新开始备孕。

这两类人不建议手术

子宫肌瘤对女性来说很常见,但媛媛的病情如此严重,让医护人员都为她捏了把汗。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期女性中的患病率约为25%。目前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性激素水平和干细胞功能失调相关。”周坚红主任提到,已有研究发现,女性的生育能力降低可能与肌瘤存在有关,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会对生育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很多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没有明显症状,她们希望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对未来生育能力的考虑。但任何盆腔手术都有形成粘连的风险,那些近期怀孕意愿不强,或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医生并不建议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周坚红说。

对媛媛这样的患者,医生建议她剔除肌瘤后避孕两年,也是为了避免子宫疤痕等妊娠的风险。此外,子宫肌瘤的复发率高达50%,在这期间如果肌瘤再复发,还将再次影响生育能力,媛媛还需要到生殖内分泌科进一步寻求生育指导。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孙美燕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