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浙江近10年使用含氟牙膏的人越来越少
发布时间:2019-10-11 06:00:00 星期五   都市快报

近日,浙大附属口腔医院发布《浙江省口腔健康现况调查及常见疾病预防》。

该调查由浙江省卫健委指导,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浙大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承担完成,由王慧明教授、陈晖教授以及朱海华等专家团队耗时三年编撰完成。

这是我省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开展的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区域包括六个区县(市),总样本量超过一万人。

“1983年、1995年和2005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性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而近十余年来,经济发展改变了居民的饮食习惯,食品加工精细化程度也随之升高,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情况,这次调查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我省的口腔保健目标。”

浙江省口腔医学会会长,浙大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慧明教授作为主编为调查结果划了两个重点:

1.我省中老年人患龋病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学龄前儿童与中小学生的患龋率变化不明显,此外,龋病最常发的牙位是第一恒磨牙;

2.中小学生牙周健康状况改善,中老年组牙周状况较差,且对龋病和缺牙的治疗意识薄弱。

近十年来,我省居民哪些口腔问题有所改善,哪些仍需提高,王院长对调查结果做了详细解读。记者 章贝佳 通讯员 叶飘 朱海华

中老年人患龋率下降近20%

人均患龋牙数减少 龋齿填充比增加

十年前,浙江35-44岁、65-74岁两个年龄组的患龋率均在九成以上。

而这次流调显示,以上两个年龄组患龋率均下降近20%——分别从90.4%、99.2%降低到72.9%和80.7%。

“中老年人由于牙根暴露,所以容易发生根面龋;但对比此次流调和第三次流调数据,35-44岁、65-74岁两个人群的根面龋患龋率分别从48.5%、76.8%下降至13.4%、45%,且人均患龋牙数减少,龋齿填充比增加。”

中小学生患龋率与十年前差不多

但龋齿严重程度有上升趋势

在本次调查中,第一次对儿童和中小学生的龋病状况分年龄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儿童和中小学生的患龋率和龋均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龋均值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龋均值=龋、补牙之和/受检人数);尤其是5岁组和12岁组中学生的龋均值,相比十年前反而上升了。

此外,以5岁组代表的乳牙龋的填充比仅占5.1%,表明大家对乳牙龋需要进行填充治疗的意识相当薄弱。

哪颗牙最容易患龋病?

第一恒磨牙!

“调查中发现,龋病最好发的牙位是第一恒磨牙,这提示了尽快对适龄儿童的初萌恒牙行窝沟封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窝沟封闭可明显降低磨牙的龋病发生率,一般在牙萌出后4年内,在牙齿完全萌出到咬合平面,且未发生窝沟龋时进行窝沟封闭——第一恒磨牙的最佳封闭年龄为6-7岁,而第二恒磨牙的最佳封闭年龄为11-13岁。

“不过,即使做了窝沟封闭,也不能掉以轻心。”王院长提醒,窝沟封闭仅对窝沟龋有预防作用,而对平滑面龋无效,所以日常的口腔保健仍要到位;而且涂布在窝沟内的封闭剂还有可能脱落,所以封闭后需定期检查。

越来越少的人使用含氟牙膏了

你用什么牙膏刷牙?

本次调查显示,儿童日常含氟牙膏使用率仅为7%,低于上一次调查的比例。

“相较于第三次调查,更多家长意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父母帮助儿童刷牙的比例上升,认同定期口腔检查的必要性,然而,儿童家长对第一恒磨牙的重要性及氟化物的防龋作用认识不足,调查显示,仅有29.1%的家长认为氟化物能够保护牙齿。”

而35-44岁年龄组含氟牙膏的使用率为29.4%,65-74岁年龄组含氟牙膏的使用率仅为6.6%,较第三次流调时均下降了30%以上。

“含氟牙膏使用率的降低一方面是因为防龋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在功效牙膏的种类比较多。”

氟可以提高牙齿的抗腐蚀能力,抑制致龋细菌的生长繁殖,将适量氟化物加入牙膏内,可以增加口腔局部的氟含量,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减少龋齿的发生,因而含氟牙膏就是专门针对龋齿预防的功效牙膏。

“含氟牙膏当然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成年人使用含氟牙膏的用量约在1/2牙刷头的位置就足够了;3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氟牙膏,避免氟牙症的发生;4-6岁的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使用,每次刷牙使用量应为豌豆粒大小。”

但含氟牙膏更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比照我省目前的高患龋率来看——浙江省12-15岁的患龋率为44.7%,其他各年龄段更都高达70%以上。

而其他功效牙膏如消炎牙膏虽然有防治牙龈出血、牙周病的作用,但并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导致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口腔真菌感染等问题;

还有很受年轻群体欢迎的增白牙膏,其原理是利用摩擦和化学漂白去除牙表面的着色,更适用于长期喝茶或吸烟的人,但对四环素牙、氟斑牙效果较差。

中老年组牙周问题检出率超90%

较十年前更差

本次调查显示,中老年组的牙周状况较差,牙龈出血和牙石的检出率都超过80%,甚至达到90%以上。

“中老年人牙周健康形势较10年前更为严峻,提示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牙周病的防治。此外调查还发现,中老年组中男性的牙周健康状况明显不如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吸烟量较高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65-74岁老年组的存留牙数则略有上升,从第三次流调时的人均19.06颗提高到了2016年的22.88颗,但对缺牙的治疗意识仍比较薄弱。

本次调查还新增了对种植义齿修复,有缺失但未修复情况的调查:35-44岁,55-64岁,65-74岁三个年龄组种植义齿检出率分别为0.8%、0.5%、0.6%,相较其他修复方式较低,未来仍有很大上升空间;55-64岁、65-74岁这两个年龄组有缺失牙但未行修复情况的检出率均高于35%,说明在当前的口腔医疗服务中,对老年人缺牙的治疗任务仍十分艰巨。

口腔就医科学习惯仍需养成——

我省80%以上儿童从未去医院检查治疗

中老年人80%以上有了问题才去口腔科

王院长说,此次流调数据说明,在过去的10年中,我省在中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儿童及青少年口腔保健则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说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中老年人关注口腔健康和保护的意识有提高,而儿童及青少年可能由于饮食结构变化,患龋率并未见明显下降。

在口腔就医行为方面,各人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超过80%的儿童从未去医院做过常规口腔检查或治疗,84%的儿童超过1年未去医院就诊;

而在中老年人群中,超过80%就医行为的目的是口腔治疗,咨询和预防的比例较小,其中,城市明显好于农村地区,口腔医疗费用支出比例,城市也高于农村。

“我们仍需要加强口腔预防及宣教工作,增强居民对口腔常规健康检查的意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章贝佳通讯员叶飘朱海华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