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7岁男孩被高压气枪子弹“穿膛” 子弹离心脏仅两厘米
发布时间:2017-07-04 09:25:37 星期二   浙江在线

孩子放暑期,意外就多发。6月份,已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月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收治了一名头上插着一把“火影忍者”四角飞镖的11岁女生;6月中旬,一种名叫“牙签弩”的玩具因攻击力强,射出的金属针竟能射入石膏板,迅速“走红”朋友圈,引起家长们纷纷抵制;6月22日,杭州13岁男孩玩王者荣耀游戏,被家长批评后跳楼……

6月的最后一天,又发生了可怕的事情。

子弹离心脏仅两厘米!

7岁孩子被这种枪击中

7月1日上午,浙大儿院普外科章立峰副主任医师在朋友圈发了状态:暑假了,熊孩子们真要看牢啊,无良的商家什么生意都好做的吗?这一枪差点闯大祸!

又有孩子出事儿了!

上周五(6月30)日晚11点多,章立峰接诊一名7岁的男孩球球(化名),胸口被仿真气枪射出的“子弹”穿破,送到医院时还流着血,孩子表情痛苦,直喊疼。

6月30日当天,放了暑假的球球跟着爸爸妈妈去江西南昌的亲戚家“串门”,舅舅拿出了一杆高压气枪。“气枪是舅舅从网上买来的,平时用气枪打鸟,练练眼力,球球见了羡慕不已,央求舅舅让他摸摸。”球球爸爸妈妈对医生自述病情时,后悔不已。

大人们离开的一转眼功夫,只听一声闷响,飞奔而来的球球父母和亲戚们,大惊失色,只见球球捂着胸口倒地,不停叫胸口疼。球球的身上留下了一个弹孔,还不断渗血,随即将孩子送到了当地儿童医院救治。经初步检查后,医生表示手术难度大,建议立刻转院,于是,球球被连夜送到了浙大儿院。

“送来的时候,我和同事都惊呆了!”章立峰告诉记者,从医那么多年,儿童意外伤害只有想不到、没有碰不到,但“枪伤”还是头一回接诊到。

急诊CT显示,球球身上子弹的位置比较复杂,考虑可能已经进入腹腔,因此医院方面紧急安排了普外科专家会诊。章立峰介绍,顺着枪眼往下探查,发现子弹停留的位置在左侧第10肋间附近,皮肤层和肌肉层已经打穿,“如果再进入二三厘米,导致气胸就麻烦了。”

所幸,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子弹也成功被取出——这是一颗直径0.5厘米的钢珠,表面已经变黑。章立峰副主任医师说:“如果再打偏2到3厘米,很有可能直击心脏,那后果都不敢想。”

思考

危险物品哪里来的?

这样的悲剧,如何避免?

“是被一杆长的仿真枪,居然用钢珠子弹,家长说是枪是大人在淘宝上买的,没有枪的照片,但长的和网上找的这把差不多。”章立峰指着手机上的照片告诉记者。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了多种玩具枪,能发射的玩具枪其子弹基本是“水弹”。商品详情中介绍,这种“水弹”90%成分是水,其余成分是树脂,一碰就碎,很安全。但是,记者滑动页面,还是能找到这种危险的枪具在售。有使用钢珠子弹的玩具枪,也有打渔的金属器,都很有杀伤力,不应在孩子的触碰范围。

儿童玩具能帮助孩子发育起到启迪教育、开发质量、增长见识的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儿童玩具很多却是无厂址、无合格证的“三无”产品,产品质量堪忧。尤其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危险玩具,成为一大安全隐患。

“前段时间,听口腔科的医生说,有小患者的牙齿被仿真玩具枪打碎,眼科也接诊到弹珠伤到眼睛的病例。”在浙大儿院普外科高志刚副主任医师看来,学龄前后,本就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暑期更甚。

两位医生都表示,其实大部分儿童意外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家长要起到监护人的义务,注意‘熊孩子’动向,远离危险和意外伤害。”

采访过这些意外伤童案后,我们应该思考下,这些危险的东西到底怎么可以减少?这样的悲剧,如何避免?

一、加大监管和惩戒力度,规范生产与销售,杜绝危险玩具走进线上和线下市场;

二、对于学校周边的商家,要展开清理排查,对违规销售“牙签弩”“钢珠弩”的商家,一律依法惩处;对于违规销售的网络商家,几大电商平台应全面进行清理;

三、对于大生产厂家和零售商家来讲,不能只顾赚钱,失去社会责任心;

四、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唐梦霞 通讯员 王雪飞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