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育儿>
别把“小胖墩”当宝,儿童肥胖实为“健康炸弹”
发布时间:2025-10-09 09:51:39 星期四   健康浙江

生活好了,“小胖墩”成了不少家庭的“标配”。爷爷奶奶们看着圆滚滚的孙子孙女,常乐呵呵:“胖点好!胖点可爱!”这真是喂养成功的“勋章”吗?大错特错!儿童肥胖不是福气,而是埋下了一颗颗“健康炸弹”。

图片

01、BMI,体重身高“裁判员”

公式:体重(kg)÷身高(m)²。

关键点:娃的BMI不能按大人标准算!得查中国儿童青少年BMI百分位曲线,可对照中国2—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

超重警报:BMI≥同年龄同性别85%但又不到95%的孩子。

肥胖红灯:BMI≥同年龄同性别95%的孩子。

02、量腰围,揪出“危险胖”

肚子鼓鼓的“苹果型”胖(向心性肥胖),比全身胖更危险,更容易招惹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腰围超过同年龄同性别90%的孩子,就要警惕啦。

图片

01、眼前愁

骨骼抗议:太重啦!小心O型腿、扁平足找上门。

激素乱套:尤其女孩,可能早早被“多囊卵巢”困扰,影响未来。

心理阴霾:被嘲笑、自卑?社交障碍可能悄悄滋生。

02、长远忧(更可怕!)

“三高”年轻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甚至2型糖尿病(肥胖娃风险飙升7—25倍),动脉硬化从娃娃抓起?

小胖肝:近半数胖娃有脂肪肝!原因是油糖太多。

长大难瘦:大部分胖娃,会带着“胖”长大成人!疾病风险翻倍!

图片

1、嘴巴不把关:炸鸡薯条奶茶当饭,蔬菜粗粮靠边站;高糖高油高盐,纤维太少,妥妥的“催肥套餐”。

2、屁股粘板凳:作业堆成山,体育课被“征用”;久坐不动,脂肪最爱囤积!

3、熬夜欠“睡债”:睡不够,肥胖风险翻倍;晚上饿得慌,零食来救场;恶性循环停不下来;胖还可能引发打呼暂停,伤脑又伤心!

4、爸妈是“榜样”:父母胖,孩子超重概率过半,想娃健康,自己先动起来!

5、“爱”得太沉重:“压力山大”就狂吃甜食,特别是——“奶奶觉得你饿”,生怕少吃一口亏大了,过度喂养也是害!

图片

吃:远离“三高”垃圾食品,多吃蔬果粗粮优质蛋白。细嚼慢咽八分饱,拒绝“扶墙出”!

动:每天出汗运动60分钟!打破久坐,学习间隙动起来。爸妈带头,全家动更欢!

睡:娃要睡饱,学龄儿童9小时是硬指标,好睡眠是“隐形减肥药”。

爱:鼓励代替指责,“一起为健康加油!” 参与选健康食物,教娃用运动倾诉解压。

记住:孩子的健康体重,是全家共同打造的“礼物”!甩掉“甜蜜负担”,才能拥抱真正活力满满的童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行动起来吧!

供稿:杭州市萧山区卫生健康局、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河上分院主治医师 裘英华

审稿: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河上分院副主任医师 洪流东

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