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 章立峰副主任医师
章立峰 浙大儿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博士,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等。 专业方向:神经母细胞瘤、肝肾肿瘤、卵巢肿瘤、甲状腺肿瘤等各种儿童恶性实体肿瘤,血管淋巴管瘤、脂肪瘤等良性肿瘤的诊治,以及小儿普外科疾病诊治。
“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在我们诊室,最常听到的就是家长的这种疑问。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恶性肿瘤是离孩子非常遥远的病,即使有点不舒服也不会往恶性肿瘤上想。但是,客观数据摆在面前: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是儿童疾病中导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而且发病率逐年增长。我国国家癌症中心2000-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儿童肿瘤新发病例约2.2万人,近十年来0-14岁儿童肿瘤发病率年均增长达2.5%。
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以外,儿童实体肿瘤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实体肿瘤和颅外实体肿瘤。虽然造成儿童肿瘤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但是发病前的征兆却是有迹可寻,认识一些早期疾病症状线索非常重要,其中主要包括初发的一些不典型症状、肿瘤占位压迫症状以及肿瘤远处转移症状,家长应对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保持警惕。
孩子眼眶淤青迟迟不褪
竟被诊断出恶性肿瘤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7岁的男孩,来到我们医院检查时,两侧眼眶都有明显淤青。家长说,孩子最早是右眼眶出现淤青,他们以为是孩子贪玩不小心在哪里磕碰到了,觉得没有出血也不影响视力,就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及时就诊。但几个月过去,妈妈发现这块淤青迟迟不消退,甚至左侧眼眶也出现了类似的淤青,才感觉到不对劲。
我们检查后发现,孩子腹膜后有巨大肿瘤,并已出现颅骨多发转移,而眼眶淤青正是转移症状之一。这个男孩最后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而且由于发现较晚,延误了治疗,无法立即手术,目前孩子还在接受综合治疗。
我们还经常会接诊一些腹部有巨大包块的肿瘤患儿,腹部隆起如同怀孕七八个月的孕妇一样,但孩子自己没有感觉到腹痛,没有告诉父母,家长也没有及时发觉孩子腹部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往往等到肿瘤出现破裂出血或是转移才来就诊,延误了疾病的治疗,是非常可惜的。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 家长要引起重视
很多家长会问: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要怎么识别和分辨呢?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有以下这些情况,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到专业的儿童医院做相关检查,排查肿瘤。
不典型症状:不明原因的发热,特别是发热超过两周,并且找不出任何具体原因。孩子短期内出现食欲减退,面色苍白甚至贫血,易疲劳感甚至体重不增反降,这些都可能是罹患肿瘤早期不典型的全身症状。
肿瘤占位或压迫症状:突发性的某些神经症状,如头痛、呕吐、走路不稳、面神经麻痹、抽搐等,都有可能是颅内肿瘤占位压迫引起的症状。左右眼出现大小不对称、左右面部皮温及发汗不对称,颈部无痛性肿块,反复难治愈的咳嗽或是呼吸困难甚至胸腔积液等,均是颈、胸部肿瘤的常见压迫症状。
腹壁局部隆起、腹痛、便秘、尿潴留、下肢肌力进行性下降、黄疸、血尿、肝肾功能异常等,这些都是后腹膜、肾脏、盆腔、腹腔内肝胆胰等实质性脏器及脊髓内发生肿瘤的常见占位压迫症状。
肿瘤转移病灶症状:不明原因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贫血,全身多发关节或是四肢、脊柱疼痛,无痛性持续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非外伤性的“熊猫眼”、眼球突出、颅骨包块等,这些都可能是肿瘤出现骨髓、骨、淋巴结等远处转移的症状。
肿瘤并不是成人病,儿童也会得肿瘤。早发现、早治疗,能够尽可能实现较好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