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在我们这是再寻常不过的食材。别看它平平无奇,实际上不仅美味,煎炒烹炸、蒸煮炖焖可以轮着来,还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植物性营养。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金薇薇介绍,豆腐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双向调节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保护心血管健康;卵磷脂有助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预防老年痴呆;植物甾醇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利于心血管健康;大豆低聚糖,有益肠胃健康;更有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豆腐也有南北之分
市面上常见的豆腐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北豆腐、南豆腐和内酯豆腐。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制作过程中凝固剂的种类和用量,营养成分也有所区别。
北豆腐——蛋白质含量高又称老豆腐、卤水豆腐。一般用盐卤(氯化镁)点制,硬度较大、有韧性、水分较少,口感“粗”,常做馅、煎炸。
南豆腐——钙含量更高一般用石膏(硫酸钙)点制,质地吃起来更细嫩,富有弹性,含水量大,宜拌、炒、烩。
内酯豆腐——适合减脂用葡萄糖酸内酯作凝固剂,添加海藻糖和植物胶之类物质保水,质地细腻,口感水嫩,适合凉拌、红烧、做汤。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叫豆腐的食物可能不含“豆”,营养价值也远不及真正的豆腐,比如日本豆腐、杏仁豆腐、鱼豆腐、千叶豆腐等,建议少吃。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15~25 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25克大豆相当于72.5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175克内酯豆腐,55克豆腐干,40克豆腐丝,400克豆浆。
不过医生也建议,高尿酸血症、痛风发作人群、严重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高血钾和高钙血症患者、有肾脏代谢疾病的人群,不适合多吃豆腐。
而至于很多女性担心的,豆腐吃多了会有子宫肌瘤、乳腺结节等问题,医生则表示,豆腐中含有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异黄酮会“竞争性”地占据雌激素受体位点,反而能减弱强效人体雌激素的作用,起到抗雌激素效果;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过低时,如进入更年期它的弱雌激素效应又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缓解潮热、盗汗等不适。所以,适量食用豆制品对女性健康有益。
这几道“豆腐菜”自己就能做
小葱拌豆腐
食材:内酯豆腐1盒,葱花少许
做法:把内酯豆腐切成小块,撒上一把葱花,浇几滴香油,简单美味。
家烧豆腐
食材:北豆腐1块,猪肉末(可选),葱、姜、蒜适量
做法:北豆腐切块,锅中烧水,水开后加一小勺盐,放入豆腐块焯烫1—2分钟,捞出沥干。热锅凉油,放入葱姜蒜末爆香,如果使用肉末,此时下入肉末炒散至变色。加入豆瓣酱,用小火炒出红油和香味。倒入约一小碗清水,加入生抽、老抽和糖,搅拌均匀。水烧开后,放入焯好的豆腐块。转中小火炖煮5—8分钟,让豆腐充分吸收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