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跑800米,喝了真能提速吗?”安徽一名初三学生在网上分享其中考体测亲历:考前拿出一瓶棕黑色饮料,打开瓶盖一闻味道有点怪,“看着黑乎乎像农药,就怕有副作用”。
当下,全国各地体育中考、补考正在进行中,天津、江苏、安徽、广东、福建等多地体育中考生都表示遇到类似疑问。而在一些“引爆肌能”相关分享帖下方,数百名网友留言“蹲”,希望看到更多真实感受。
学生们谈论的,正是一些面向中考体测生的功能性饮料。线上、线上,部分商家推出“体考四件套”,含有氮泵、运动营养饮料两种类型,宣称“跑步提速”“一秒之差、万人之上”,推荐将其用于体育中考,销量高的多达30余万件。
真实效果如何?潮新闻记者根据多款热销产品整理出主要成分表发现,“体考四件套”成分含量前三位的是碳水化合物、咖啡因和牛磺酸。多名专家表示,这些饮料功效宣传过于夸张,体考生及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社交平台,学生分享使用心得。
“喝完头皮发麻,万根毛针在刺身体”
社交平台上,“体考四件套”饮料相关分享内容层出不穷,“赛前喝一口,考时如神助”“体测800米跑前别喝错,选对再喝成绩暴涨10分”……不少夸张的营销话术,充斥在各大电商平台。
4月23日,潮新闻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检索“体考”。以某主流电商平台为例,与“体考”关联的能量补剂多达数百件,销量高的相关饮品售出数量超过35.5万件。
这些能量补剂都被贴上了“体考冲刺”“助考”“学生款”标识,圈定考生群体。根据外观,商家将此分为“小红瓶”“小绿瓶”“小黑瓶”和“小黄瓶”,还给取名“体考四件套”打包售卖,价格在12.9元-39.9元不等。
据商家介绍,“小红瓶”适合所有体考项目。此外三款产品,还有“针对性”功效——小绿瓶提高体力耐力,适合中长跑;小黑瓶提高力量训练,适合投掷类运动;小黄瓶提高爆发力,适合短跑、跳跃类运动。
这些能量补剂宣传里,充斥着能量爆发、运动竞技场景。不少商家都称,服用后能瞬间提高耐力和爆发力,建议连续服用一周。一名杭州初三家长在检索中看到此类售能量补剂,她称,功效看似与“打鸡血”无异,不过商品详情中对其标识为“普通膳食营养食品”,而非保健品、药品,担心真实效果未必如商家宣传。
对此,多个商家含糊其词,不清楚配方。比如某品牌“小黑瓶”营养成分表有瓜拉纳提取物(咖啡因含量比咖啡豆高),不过商家称“不含咖啡因”,记者对其纠正后,商家又改口称“提取物含有少量咖啡因”。此外,一些店铺客服向记者发来的饮品成分表与瓶身标识不一,也说不出具体成分含量,甚至推荐使用量。
较多考生在社交平台分享服用“体考四件套”体验,入口先有微微的刺感,随后是一股浓郁水果味。不过,随之而来的“麻感”,是不少考生使用后的最大感受,能持续1-2小时。有的称“头皮发麻”,还伴随着一种躁动;也有的称腿部微微胀起,一个小时后,手部和腿部的麻感不断加强,像几万根毛针在刺身体……
开扒成分表:咖啡因、牛磺酸严重超标
事实上,此类饮品原本是健身人群、专业运动员抗疲劳、补充体能的饮料,受众少、销量低,但被商家标上“能量爆发”“体考神器”后,摇身一变,销路大增。
为了揭开“体考四件套”神秘面纱,潮新闻记者梳理目前市面上热销的“体考四件套”成分配料表发现,除去水之外,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碳水化合物、牛磺酸和咖啡因。
经过多款成分对比,上海体育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曹振波表示,这类饮料与红牛最大的区别是加入了大量碳水化合物、咖啡因、牛磺酸,部分成分含量呈数倍式递增。“运动前需要通过热身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升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水平,改善骨骼肌机能状态,提升代谢水平,为机体承受运动时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做好准备。纯粹用其他营养物质成分调动运动兴奋其实是种误区,并不能带来与热身活动同样的效果。”
浙江大学运动科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温煦向潮新闻记者表示,体育科学研究证实服用咖啡因和牛磺酸对长时间有氧运动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也不排除是“心理安慰”激发更多能量。所以,“一口来劲”“能量爆发”类的功能性饮料宣传,涉嫌夸大宣传。
让曹振波担忧的是,当“体考四件套”成为学生外部依赖,学生们盲目“追求更好效果”而过度服用,可能会导致摄入超标,影响健康。
经过潮新闻记者整理发现,市面上“体考四件套”中,咖啡因、牛磺酸含量特别高,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下称标准)后,这些成分均超标——
一瓶60毫升的“小绿瓶”含540mg牛磺酸,根据标准,牛磺酸每日最大摄入量为600mg。若按其客服人员的建议“提前一周服用,一天不超过4瓶”,等于人体每日摄入的牛磺酸约为2160mg,大幅超标。
一瓶60毫升的“加强版小黑瓶”含有180mg咖啡因,一般认为摄入量在3-6mg/kg体重是合适,所以一名50公斤体考生计算,适用量约150mg-300mg。如果服用多瓶,同样存在过量问题。
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认为,“体考四件套”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例如咖啡因对平时不喝咖啡的体考生带来考试不适,导致肠胃不适、心慌、失眠等。牛磺酸摄入过量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体考生失眠、多梦、恶心、呕吐等。
此外,无法消耗的碳水化合物导致体内营养物质过剩,囤积脂肪。甚至饮料中的基础维生素B1摄入过量,都会导致手脚发麻、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甚至精神错乱等。目前已经有媒体报道,有考生喝了此类“体考神器”产生严重反应,呼吸困难、呕吐后,被紧急送医接受了洗胃和输液治疗。
多名专家向潮新闻记者表示,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训练是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消耗大量肌肉,需要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但对体考生来说,牛奶、鸡蛋等正常饮食摄入完全满足需求。体考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最重要的是通过日积月累训练。
被“拿捏”的升学焦虑,该何处安放?
温煦指出,这些饮料大行其道,背后的根源正是升学焦虑。
实际上,多位体育老师说,中考设置体考是对学生体质能力的考查,并非竞技类项目,也绝非掐尖式选拔考试。以杭州为例,体育中考涉及跳跃、体能、力量三大类别,男、女生可分别从跳远、跳绳、游泳、1000/800米跑步、引体向上、投掷实心球等多类中,自选三门中考科目。每门体考科目满分10分,总共30分,占中考总成绩比例并不高。
根据一位余姓老师多年教学经验,80%以上的学生能拿到体育中考拿满分,20%的学生也能拿二十六七分,不存在失分多、差距大的情况。但家长和学生在“唯分数论”“分数至上”的传统应试思维下,往往持有吃了总比没吃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观念,私自购买服用。很多商家正是瞄准这一点升学焦虑,甚至将焦虑扩大化。
专家提醒,尽管体考“四件套”并非禁药,购买也不违法,但滥用后易导致摄入超标,其带来的隐患具有不确定性,不能对此抱有侥幸心理。“体考四件套”作为一种内服补剂,事关升学考以及考生健康,应该采取慎重态度,而不是被商业宣传“带节奏”。
有专家建议,监管部门、第三方平台有责任禁止炒作、制造考试焦虑,相关产品应有更加严格的审批程序。涉及夸大功效、误导消费者的“体考四件套”应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广告法》予以处罚,规范市场秩序,对违规产品和违法营销行为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