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膝骨关节炎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每至秋冬,尤其是气温骤降时,许多患者便饱受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之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传统治疗手段与现代医学的碰撞中,一种融合中医智慧与前沿医疗技术的创新疗法,正在为膝骨关节炎患者带来全新的康复希望。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骨科,凭借其独特的诊疗方案,在这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帮助众多患者重新踏上自由行走之路。
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
个性化治疗让她重获行动自由
65岁的王阿姨,退休后本想享受含饴弄孙、悠闲散步的惬意生活,却被膝骨关节炎打乱了节奏。每逢天气转凉,她的膝关节便疼痛难忍,上下楼梯时更是举步维艰,连日常买菜都成了难题。四处求医问药,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近乎绝望之际,她来到了浙中医大二院骨科的膝骨关节炎门诊。
接诊的吴连国主任详细询问了王阿姨的病史、症状及生活习惯,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其病情处于中期,且属于中医辨证中的“寒湿闭阻”型。针对这一情况,吴主任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MPT三联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中医方面,开具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中药口服,以驱散膝关节的寒湿之气;在西医方面,采用高浓度PFC(血小板因子浓集物)注射治疗,将王阿姨自身血液经离心提取出的高浓度PFC进行膝关节腔注射,促进软骨修复与炎症消退 。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王阿姨的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能力也逐渐恢复。如今,她不仅能自如地上下楼梯,还能和老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真没想到,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让我重新走起来,现在的生活又有盼头了!”王阿姨激动地说。
与王阿姨情况不同,72岁的李大爷患膝骨关节炎多年,已发展至晚期,膝关节软骨严重磨损,连站立都成问题。考虑到李大爷年事已高,对手术存在顾虑,吴主任团队决定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采用中药口服和PFC注射,尝试改善关节功能。然而,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最终,在与李大爷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为他实施了结合中医元素的单髁置换微创手术。术前术后,通过服用活血止痛的中药、配合中医康复理疗,李大爷恢复速度远超预期,术后第二天便能借助辅助器具下地行走,三周后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创新疗法:
中西医结合破解治疗难题
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是浙中医大二院骨科对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深入探索与创新。针对膝骨关节炎的不同阶段,骨科团队提出了“MPT三联法”:早期采用中药口服,通过辨证论治,调节患者身体机能,从内部改善关节环境;中期加用高浓度PFC治疗,相较于传统PRP(富血小板血浆),PFC浓度更高,能更有效地促进软骨修复与组织再生;晚期则运用脂肪细胞干细胞治疗,为关节修复提供强大动力 。同时,骨科团队还依据中医理论,将膝骨关节炎分为寒湿闭阻、肾虚血瘀等类型,进行精准分型治疗,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在手术治疗方面,骨科团队积极倡导单髁置换微创手术。区别于以往“一刀切”的全膝关节置换,单髁置换仅对磨损的部分关节进行置换,创伤小、恢复快。更值得一提的是,骨科团队在手术全程融入中医元素,术前通过中药调理患者身体状态,术后利用中药止痛活血、配合中医康复手段,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这一技术已被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技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认可。
“我们提供多种治疗选择,旨在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的决定。”吴连国主任表示,“中西医结合并非简单的疗法叠加,而是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与康复效果。”目前,该治疗项目已获得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支持,科室计划进一步推广这一创新疗法,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优化治疗方案,让更多膝骨关节炎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