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带状疱疹不止是皮肤病!还需警惕给心血管病带来叠加风险
发布时间:2025-09-30 09:48:20 星期二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经过了炎炎盛夏,杭州正值一年中最惬意的时节。在享受凉爽的天气与即将到来的黄金周假期之际,9月29日“世界心脏日”也如约而至,心血管健康话题备受关注。

近日,“带疱伤心,主动联防”科普活动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来自心内科、皮肤科、社区的多位专家展开生动科普,为我们揭示出潜伏在心血管患者身边的健康风险,并发出提醒:心血管健康管理,不能只盯着“三高”,还要警惕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带来的“共病叠加”风险。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3.3亿人,每4人中就有1位,同时这类疾病也是引起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进入秋冬后更要警惕!有数据显示,温度每下降1摄氏度,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可能会增加1.6%,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气温降低会导致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让原本稳定的病情变得‘不稳定’。尤其需要提醒中老年人群体——不少人有早锻炼的习惯,但清晨温度偏低,从温暖室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血管难以适应这种骤变,很容易引发心脏不适,甚至诱发严重问题。”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黄进宇科普道。

警惕心血管病与带状疱疹的“隐形双向风险”

在关注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问题的同时,一种钻心的疼痛——俗称“蛇缠腰”的带状疱疹,也正悄悄“盯上”了免疫力下降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

“前段时间我碰到一个70岁左右的阿姨,背痛 3 天,辗转多家医院,找了不少医生,做了很多检查,一直没确诊。”黄进宇教授现场分享了一个“特殊”的病例。老人到心内科门诊时面色痛苦,反复说背痛难忍。详细询问病史、查看过往检查化验结果后,黄进宇问老人 “手压局部有没有感觉”,刚一碰触,老人就疼得跳起来,称“衣服一碰到就痛”。经拉开衣服检查,发现其胸背部已有明显红斑水疱皮疹,黄进宇教授马上拍照片给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卜璋于,卜主任当即表示这是带状疱疹,后经及时转科治疗,预后效果也不错。

这位老太太无疑是幸运的,但带状疱疹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相互交织的风险,更值得所有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础病的群体高度警惕。黄进宇教授强调:“近年来我们明显观察到,50 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中,不少人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而在这类基础病的影响下,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更容易遭遇流感、带状疱疹等病毒性感染。这两类健康问题叠加,往往会给身体带来更复杂的负担。”

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合并带状疱疹的风险要比普通人群高39%。此外,带状疱疹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增加68%,脑出血和中风风险增加78%。

为何心血管疾病患者易受带状疱疹“盯上”?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卜璋于科普道:“心脑血管疾病本身是带状疱疹的危险因素,此外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炎症疾病会导致免疫力低下,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导致带状疱疹发病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入秋以后,从我们中心的门诊情况来看,心血管疾病、带状疱疹等相关疾病的就诊人数有明显增多。部分带状疱疹患者由于没有及时就医,出现持续数周的剧烈神经痛,甚至影响到睡眠和日常生活。”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金扬现介绍了社区的相关情况。

主动出击,预防“会呼吸的痛”

“近年来,我们病房接收的带状疱疹住院患者数量正逐年上升。”卜璋于主任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那些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旦感染带状疱疹,病情通常比普通人群更重 —— 不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显著更高,而且头面部等危重区域受累的情况也更常见,进而可能引发失明、耳聋,甚至发展成播散性带状疱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健康风险远高于普通患者。”

“人一生患带状疱疹的概率约为三分之一,对于50岁以上,尤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的中老年人来说,这一风险更高。”卜璋于主任解释道,带状疱疹的核心威胁是剧烈的神经痛,常被形容为“烧灼、刀割、电击般”的痛感。

“更棘手的是,即便皮疹在几周内愈合,部分患者的疼痛仍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形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卜璋于主任补充说,“这种日夜不休的疼痛严重影响睡眠、情绪和日常社交,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

面对带状疱疹的侵犯,被动治疗不如主动预防。“慢病患者在管好基础疾病的同时,更要主动预防病毒感染,不能让带状疱疹在已经受伤的心脏上‘再捅一刀’。”黄进宇教授强调。

那么,如何主动出击做好预防?“最有效的武器就是接种疫苗。”卜璋于主任表示,“大家在做好慢病管理、调节生活节奏的基础上,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为自己的免疫系统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社区 “健康守门人” 提醒:

秋冬“健康三件套”要安排上

社区是我们健康防线最前线的“守门人”,它贴近生活、触手可及,默默守护着每一位居民朋友的日常健康,更是慢病防控和长期康复的核心阵地。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中心早已成为守护心健康的“关键一公里”。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耕社区心脏康复领域,探索形成了“采荷心脏康复模式”。

对于社区的居民朋友,要如何有效防范这种“1+1>2”的叠加伤害?金扬现副主任提醒:“面对这种风险,被动治疗远不如主动预防。对中老年朋友来说,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很多老人担心自己有慢性病不能打疫苗,其实这是个误区。只要病情稳定,就不是接种的禁忌。我们建议杭州的叔叔阿姨们,可以在秋冬季备好‘健康三件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给自己的健康上一道‘保险’。”

目前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正在探索“慢病+感染性疾病”协同模式,守好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全科医生在建立健康档案时,着眼于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的风险监测,同时我们也增加了感染性疾病风险评估模块,做到慢病管理和感染性疾病管理同时进行。金扬现副主任介绍:“我们已经将带状疱疹等感染疾病的预防纳入到心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中,并开设了成人疫苗处方试点。全科医生可以评估居民的感染性疾病风险,符合条件的,全科医生可以开成人疫苗处方,居民凭着疫苗处方可以到接种区接种。”

金扬现副主任进一步补充道:“当前,我们已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接种服务,例如延长接种门诊时间,特别是周末,周六是全天开放,周日根据情况而设定。同时,我们中心积极推进五星级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作,同步上线‘便民付’功能,通过缴费流程的数字化、便捷化改造,有效缩短居民排队等候时间,切实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效率与群众就医体验。”

来源: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