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后股之忧”一个跑马壮汉的割痔之痛
发布时间:2025-08-18 10:13:59 星期一   都市快报

“那几天躺在病床上,真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我盯着天花板数吊瓶里的气泡,每一下都像在提醒我——这比生孩子还遭罪的痛楚,全拜那颗‘小肉球’所赐。”回想起那次在家附近医院割痔疮的经历,业余马拉松爱好者、杭州精壮男李四依然心有余悸。

《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居民中,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0.1%,其中痔疮类占了98%。

发病率虽然高,但大多数人对这个病不太当回事,也并不了解,即使痔疮发作痛不欲生,也是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了了,随便找家医院一割了之。有的人比较幸运,痔疮还属早期,发病位置也好,加上遇到了技术好经验丰富的医生,住院一两天甚至当天就可以出院,并很快恢复。费用也实惠,医保报销后个人可能只要支付两三千元。

但也有些人就不太幸运,就像李四那样,住了10多天院花了2万多元不说,关键是折磨了近两个月才康复。更糟心的是,做完手术两个月后有人告诉他,家门口医生给他做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自1999年意大利Longo教授发明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美国和英国都不太使用这种手术方式。中国2001年引进后,出现盲目跟风、扩大适应证的风潮。近些年,在临床上,痔疮不到中重度,这种手术方式已非首选。“我只好安慰自己,可能我这个痔疮比较严重,而且确实最适合用这个手术方案。”李四说。

痔疮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医生说每个人都有痔疮?什么样的痔疮必须要割?不割有什么后果?会癌变吗?杭州哪些医生割痔疮经验丰富?

今天的“浙江看病哪家强”聚焦痔疮这个常见疾病。相信看完这期报道,你会对痔疮手术有全新的认识。

跑完21公里半马后痔疮发作了

住院12天,花了2万多元

李四,1979年生,马拉松爱好者,个头不高,却长了浑身的腱子肉。今年5月,向来以健康体魄为傲的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手术。

5月17日晚,李四和同事在一家江西菜馆聚餐,推杯换盏、酒足饭饱后回了家。次日,他还迎着朝阳跑了21公里的半马。

18日下午3点,正在办公桌前码字的李四突然“菊花”一紧。冲进洗手间一摸,肛周赫然凸起个鹌鹑蛋大小的硬块。他想起几年前体检报告上轻度痔疮的诊断,却怎么也没料到,这个沉默的“室友”会在24小时后掀起腥风血雨。

5月19日,当李四第七次从座位上弹起调整坐姿时,瘙痒感已演变成千万只蚂蚁啃噬的痛感。他弓着腰冲进离家最近的医院。

“脱垂的痔核卡在肛门口。”当这句带着专业术语的描述钻进耳朵,李四感觉天灵盖都要被掀开了。更让他崩溃的是医生的诊断:“你的症状很严重!必须马上手术!”

李四在出门前,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此行要做手术,什么都没准备,啥功课都没做。“我当时没多想,觉得痔疮手术就是个非常小的手术,医生说要做那就做吧。”

19日下午2时,李四被推进手术室。术中,腰麻后,李四甚至能感觉到医生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当然在麻药作用下并无痛感。主刀医生手中的吻合器发出“咔嗒”声,李四突然产生奇异错觉——仿佛有台吸尘器在体内工作,将脱垂的黏膜连根拔起。

这个持续20多分钟的PPH手术,在他记忆里被切割成了无数慢镜头:监护仪的滴答声、电刀灼烧的焦煳味、护士清点纱布时金属镊的碰撞声……

术后,医生跟他说,创面比一般人要大,恢复时间也可能因此变久。

对李四来说,术后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尿潴留。

“你懂那种很想尿但尿不出来的感觉吗?”李四术后退麻后数次想上厕所,憋红了脸,尝试了七八次依旧没成功。为了顺利排尿,医生给李四插上了尿管。冰凉的硅胶管刺入尿道的瞬间,李四的冷汗浸透了病号服。“插尿管的那种难受和麻醉退后伤口的痛,双罪并受,术后头两天根本没睡。插尿管后走路还要拎着尿袋,这让我很羞耻。翻身也不敢,只要一动,就能感觉到伤口被绷开的痛。”

手术后,李四总共住院12天。7月9日,做完手术一个半月后,李四第一次去跑步。8公里结束,坠胀感像潮水般涌来,他扶着双杠苦笑:“看来和马拉松的约会,还得再推迟。”

术后2个月,复查5次,无数次中药坐浴之后,除了拎重物和跑他最爱的马拉松依旧有坠胀感之外,其他终于基本康复。

这场手术花了2万多元,远远超出他原先的预期。“医保报销了一半多。个人承担部分,先是刷光了历年医保账户里的5000多元,另外我还掏了好几千块。”

人人都有痔疮,猴子为什么没有?

李四是健身达人,今年是他跑马拉松的第12年。作为湖南人,平时却很少吃辣,戒烟多年,也鲜少喝酒,之前几乎没怎么生过病,也从来没住过院。他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会长痔疮,而且动静还搞得这么大。

那么,我们先来说一说人为什么会长痔疮。

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戴俏琼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她读书时教科书首页上画着一只猴子,让她印象深刻。

“人类直立行走后才有了痔疮,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痔疮,但不一定会有症状。” 戴俏琼医生说,“只有当屁股的水平面高于心脏的水平面,才不容易长痔疮。”

痔疮的发生其实是人类生理结构决定的。戴俏琼医生解释道,从解剖学角度看,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容易扩张屈曲,形成痔疮。内痔是静脉曲张团,外痔是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的形成。如果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就会形成混合痔。

人人都有,哪些人更高发?

“痔疮高发于那些平时生活作息习惯不太好的人群。平常抽烟喝酒、爱吃辣、熬夜晚睡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不良的排便习惯,如长时间蹲厕、过度用力排便,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对直肠和肛门造成刺激,也容易诱发痔疮。久坐久站、妊娠等导致腹压增加的情况,也会阻碍静脉的回流,促使痔疮的形成。”戴俏琼说。

痔疮发展下去会癌变吗?

肛肠外科女医生亲身体验割痔之痛

40-60岁中年人是割痔疮主流

年轻人正逐渐增多

浙大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劳伟峰主任医师从医20多年,已经做了上万例的痔疮手术。近些年,他每年的痔疮手术量在600-800例。劳伟峰医生提到,《中国痔病诊疗指南》中明确,没有症状的痔疮是不需要手术的,即便痔疮脱出,只要没有不适就不需要处理。但出现了严重的瘙痒或便血,影响到了患者生活,那就需要手术。

劳伟峰医生介绍:“手术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4∶6,这仅是手术的比例,并不能代表发病率。”

实际上,男女在痔疮发病率上的差异并不显著。那为何手术患者中女性占比较高呢?这主要与男女对待疾病的态度和需求不同有关。

劳伟峰医生说,从门诊遇到的患者情况来看,在审美观念方面,女性往往更加注重身体外观的美观度。因此,当出现痔疮症状时,女性患者更倾向于积极寻求治疗,希望通过手术等方式尽快解决问题,恢复身体的美观和健康。相较之下,部分男性患者则存在“熬一熬就过去”的想法。他们可能由于对疾病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觉得手术麻烦等原因,在出现痔疮症状时选择默默忍受,没有及时就医。

从年龄层面来看,痔疮手术患者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40-60岁的患者数量最多,占据了手术患者的主流。”

劳伟峰医生补充道,40岁后中年、老年患者成为痔疮手术的主要群体,这与他们的身体机能变化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肛门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也会变得松弛,这使得肛门部位的支撑力下降,容易导致痔疮的发生。此外,中老年人往往存在长期的便秘问题,排便时用力过度会增加肛门的压力,进而诱发或加重痔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年轻患者接受痔疮手术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 劳伟峰医生说,这主要与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关:长时间久坐不动、饮食偏好辛辣、油腻、刺激性……

当被问及手术以哪类痔疮为主时,劳伟峰医生表示,接受手术的基本都是混合痔患者,单纯内痔或外痔的患者非常少。在混合痔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都是Ⅲ-IV度的混合痔。

Ⅲ度痔主要表现为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或在咳嗽、用力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也会脱出肛门,且不能自行回纳,需要用手推回肛门内;IV痔则更为严重,痔块基本上都脱出于肛门外,即使用手勉强推回肛门内,也会随即脱出。

痔疮不能根治,割了可能还会长?

在经历了痔疮手术的痛苦后,患者们最为关切的问题无疑是:痔疮会复发吗?事实上,痔疮是不能根治的。

劳伟峰医生指出,痔疮手术并非为了将痔彻底消灭。对痔疮手术而言,其核心目的在于改善症状,而非追求所谓的“根治”。“只要术后需要解决的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或消失,就可以认为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视觉上‘痔疮是否切除干净’并不是判断手术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戴俏琼医生也强调,痔疮是否复发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像是痔疮复发的“催化剂”,会大大增加复发的风险。

既然痔疮无法根治,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痔疮,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关键的一步,避免长时间久蹲厕所,有便意时应及时排便,不要憋便。保持大便通畅也不容忽视,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等,这些食物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腹泻的发生。

此外,避免久坐久站也是预防痔疮的重要措施。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肛门部位的血液循环。因此,在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应适当起身活动一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伸展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痔疮手术可做可不做? 24岁男子上班时因痔疮失血晕倒在工位上

既然不能根治,那是不是就不用治了?事实上很多人也觉得痔疮手术是个可做可不做的手术,只要会忍痛,就算不做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都接到过因为没有及时做痔疮手术、拖延导致其他病发生的案例。

“又送来一个,我现在要先去急诊看看患者的情况,”前段时间记者采访浙大二院大肠外科邓群主治医师时,他恰好接到急诊室打来的电话,患者是一位在工位上晕倒被送来的24岁青年。一检查是因为痔疮出血,导致血色素只有4g,而正常男性血色素为11g。

“这样的病例,我今年接到七八例了。”邓群医生说。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痔疮会导致如此严重的贫血?

邓群医生解释,很多患者都觉得痔疮是自限性出血,就算有出血症状一般在排便结束后就会停止,没把“这点血”放在心上。事实上,长此以往,每天缺血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失血的情况。

劳伟峰医生之前接诊过一个30岁的男性患者,很久之前就被痔疮困扰,每次急性发作起来都痛得生无可恋,但由于工作忙碌,就一直没去医院看,发作时自己用药膏对付对付。没想到那次发作时出现了急性嵌顿痔,已无法推回肛门,且体积变得很大,不得已才来医院。

“他这个痔已经和鸡蛋一样大了,这个时候再来手术遭的罪就大多了。”劳伟峰医生说。

痔疮甚至还可能导致不孕。戴俏琼医生说,她遇到过一个32岁的女性,婚后一直不孕,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她有重度贫血,就医时血红蛋白浓度远远低于正常范围。“她就是因为痔疮引起的贫血,贫血后激素分泌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不孕。后来,戴俏琼医生紧急为其输血并安排了痔疮切除手术。术后1个月便血停止,两年后成功分娩。

痔疮发展下去会癌变吗?

得了痔疮,很多人最担心的是,痔疮不治疗,发展下去会癌变吗?

“痔疮属于肛门周围血管以及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而恶性肿瘤是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差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痔疮不会恶变。”

邓群医生说,很多人以为痔疮会癌变,是因为这些患者误把痔疮和直肠癌出现的便血症状混淆了:痔疮便血多为鲜红色,直肠癌的便血多为暗红色,且与黏液、脓液混合。

但有种情况要特别当心,每年都有悲剧发生。

临床上,一部分的长期痔疮患者可能同时患有直肠癌,这些直肠癌的症状可能会被痔疮所掩盖,比如有人会把直肠癌的出血误以为是痔疮出血而不当回事,最后错过了癌症的最佳救治时机。

邓群医生提醒,当便血合并以下几种情况的痔疮患者要特别当心,建议到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1.血液颜色由鲜红转为暗红,或与黏液、脓液混合。

2.排便习惯异常: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排便次数明显增多。

3.无明确原因的体重减轻超过5kg。

4.触及腹部固定性肿块。

5.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者。

割痔疮真的很痛? 肛肠外科女医生亲身体验

围手术期管理同样棘手。

“手术前后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时刻根据状况补充凝血因子。若不及时补充,患者很可能大量失血,后果严重。”徐利医生补充。正因手术风险高,许多医院不敢接诊血友病患者的痔疮手术,省中医院肛肠科依托血液科优势,为这些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

劳伟峰医生说,环状IV度痔手术,尤其是伴有一整周肛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让手术的难度陡然增加。

“这类患者的痔疮环绕肛管,手术时需格外小心,既要尽可能切除痔组织来改善症状,也要尽量避免术后水肿、残留过多或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这类痔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肛门皮赘残留情况往往也比较严重。每次面对这类手术,我在术中都会放慢节奏,精细操作,同时也会合理结合几种手术方式,让患者有最大获益。”

痔疮手术痛苦小、恢复快的关键是什么?

痔疮手术虽小,但手术后患者的体验感可能会相差很大,很考验医生的经验、技术和患者的配合程度。

劳伟峰医生说,痔疮手术的方式有好多种,选择更微创的手术方式是趋势。每个医生最擅长的手术方式不尽相同,但不管采用哪种手术方式,想要患者恢复得更快,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追求“精细”是关键。“这些年手术越做越多,但我却越做越慢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精细化,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水肿。”

患者的配合也很要紧。徐利医生说:“患者如果能全程配合医生,做好术后的排便管理与疼痛管理,术后的痛苦就不会那么多。如果患者不能够和医生做好配合,那么术后的痛苦可能会相对多一些。”

徐利医生还提到,痔疮术后基本都会结合中药疗法,通过中药坐浴包、清凉凉血软膏以及针灸治疗为患者尽可能在围手术期减少痛苦、加速恢复。

在邓群医生看来,个性化定制手术方案很重要。“手术中处理有症状的痔疮即可,不用过于追求‘斩草除根’,这样能减轻患者的出血量,更有助于术后恢复。”

痔疮手术方式五花八门

你最适合哪一种?

根据医生所述,记者整理了目前有的各类痔疮手术方式,并列出了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肛肠科病房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惨叫,那声音仿佛是被痛苦狠狠揪住,让人听了不禁头皮发麻。有人说,做完痔疮手术,“菊花”处就会永远留下一道狰狞的刀疤,就像一道无法抹去的痛苦印记。这些在江湖上流传的“传说”,把不少被痔疮困扰的人劝退,让他们对手术望而却步。

痔疮手术到底有多痛?一位肛肠外科女医生勇敢地站了出来,亲身体验了一把,一起来看看她的真实感受。

2023年,作为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医生的戴俏琼做了“内剥外扎”的痔疮切除术。“痔疮是在我怀孕的时候冒出来的,平时没什么明显症状,只有在洗澡的时候,才能稍微摸到那么一点点凸起。”她想起每次查房,总能看到有的患者被疼痛折磨得满脸扭曲,不停地喊痛。她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这痔疮手术到底有多痛?教科书上可没写这个。”虽然自己的痔疮还没到必须要割的程度,她还是决定提前把这痔疮割了,只为亲身体验一下。

手术那天,戴俏琼医生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医生们忙碌的身影,回想起自己平时给患者做手术的场景,也第一次有了紧张的情绪。 “你要说不痛,那肯定是骗人的。”戴俏琼医生回忆道,“毕竟有个刀口在一个每天都要用到的部位,只要一用力,伤口就会有痛感。但是,只要你不乱动,安安静静地躺着或者坐着,就没什么感觉。”

戴俏琼医生说自己是个耐痛度极高的人,就连生孩子的时候,她都没觉得有多痛。她是个南方姑娘,性格却爽朗得像北方女孩,做事雷厉风行。周五做完痔疮手术,周六她还出去溜达了一圈。周一,她就回到工作岗位,开始坐诊。

此后,戴俏琼医生在查房的时候,遇到被疼痛折磨得痛哭流涕的患者,看着他们痛苦的模样,她就像一位知心大姐姐一样,温柔地安慰道:“这个手术我也做过的,你现在躺着是不是没那么痛?别把这种疼痛的情绪放大,咬咬牙、熬一熬,很快就会过去的。”患者们听了她的话,想着医生也做过这个手术,心里踏实了许多。

不过浙江省中医院肛肠外科徐利主任中医师也说:“不同时期、不同状况的患者做痔疮手术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好比爬山,如果你在山脚下就开始犹豫不决,等爬到半山腰,体力不支的时候再去做手术,那肯定会疼得死去活来;但如果你在病情还没有进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就像刚到山脚下,就果断选择手术,那疼痛感就会大幅减少。

“网上的焦虑言论,大家不要太相信。”徐利医生说,“一般来说,如果有症状,经过保守治疗一个月还没有改善的患者,建议尽早来就医,别把小痛拖成了大痛。”

让医生印象深刻的难割痔疮

从业20年只做过5例

然而,有一些特殊的痔疮手术,即便对那些手术经验极其丰富的肛肠科医生而言,也是不小的考验。

“血友病患者的痔疮手术,难度极大。”徐利医生感慨道。她从业已有20年,遇到过5例血友病患者的痔疮手术。

血友病是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因血液中缺乏关键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就像身体里少了“刹车”装置,一旦受伤,血液难以止住,常因小伤血流不止,严重时危及生命,只能依靠补充凝血因子等综合治疗控制病情。

“痔疮手术本身出血量不小,对普通患者尚在可控范围,但对血友病患者却是巨大挑战。”徐利医生解释,“血友病患者手术前必须输注凝血因子,手术一般在凝血因子注射后半小时内进行,否则被患者代谢掉就会失效,术中出血将难以控制。”

又快又好解决“后股之忧”

杭城首批13家医院割痔疮专家名单来了

由于手术部位的隐私性,不少女性患者在选择手术医生时考虑的第一个点就是性别:“我要找一个女医生。”

在肛肠外科,女医生是稀缺资源。2021年,快报曾做过一篇杭城做痔疮手术女医生名单的报道,戴俏琼就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是,她已从当年的主治医师变为了如今的副主任医师。

“要说这两年最明显的变化,那肯定是开设专家门诊后,有患者专门慕名而来找我看病了。被患者需要的感觉,真的特别好。”戴俏琼说,一年下来,她大概要做500台痔疮手术,30-50岁的女性占了绝大多数。戴俏琼深有感触地说,肛肠外科的女性医生面对女性患者,尤其是孕妇,更能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女性患者在女医生面前,也更容易敞开心扉,把病情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我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肛肠科医生,就是因为我看到了女性患者那些被忽视的性别需求。好多女性患者身体不舒服,在诊室门口徘徊犹豫好久,就因为出诊的是男医生,最后无奈转身离开,结果病情就这么被耽误了。我来肛肠科,其实就是想搭建一座‘桥梁’,让更多女性患者能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别因为不好意思就硬扛着,把小病拖成大病。”

让戴俏琼高兴的是,她所在的浙江省人民医院充分考虑到女性患者的这个特殊需求,专门开设了女性肛门病门诊,固定在每周四开诊。

浙江省中医院肛肠外科的徐利主任中医师,也是众多女性患者做痔疮手术时的首选。在小红书上,徐利的患者们推荐她时,用得最多的几个关键词就是“耐心、认真、温柔”。

“我一年要做将近800台手术,其中女性患者占了70%。”徐利笑着说,“我特别能理解女性患者在隐私保护方面的需求,也很乐意为她们服务。”

“还有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来找我的男性患者也不少,其中有一家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先是80多岁的爷爷在我这儿做了痔疮手术。过了几年,他推荐他儿子也来找我做手术。今年,他又把他30多岁的孙子也带到我这儿来了,一家三代人的痔疮手术都被我‘承包’啦。”徐利自豪地说,“患者对我的认可对我来说很重要,这也是我一直坚持把工作越做越好的动力。”

(为保护患者隐私,报道中患者均为化名。)

哪些医生割痔疮经验丰富? 杭州首批13家医院割痔疮专家名单供参考

夏天是痔疮手术的好时机,一方面是学生们放暑假了,另一方面是夏天烧烤啤酒小龙虾吃多了容易导致痔疮急性发作。

那么在杭州,哪些医生割痔疮经验丰富?

我们整理了杭州首批13家医院的痔疮手术专家名单,供大家参考。

浙大一院

周喜乐: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江湖传言:刀落痔痈无痕,金线悬壶断根。

程小飞: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年均主刀痔疮手术600余例。

赵龙: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费儒杉(女):结直肠外科主治医师,痔核变紫发硬,速速提肛来见!

浙大二院

邓群:大肠外科主治医师,从事结直肠肛门外科17年。

胡烨婷(女):副主任医师

廖秀军:大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任华(女):副主任医师,专注肛肠外科30余年。

浙大邵逸夫医院

劳伟峰:主任医师,肛肠外科主任助理,从业20余年,痔手术经验超万例,省内多项痔微创手术的先行者。

王晓炜:副主任医师,从业近20年,每年主刀肛门手术600余例。

陈琳琳(女):副主任医师,从业20余年。

郑文倩(女):主治医师,专注无痛康复。

浙江医院

贾胜楠:主治医师,从医10年,每年手术近200例。

梁承潇(女):肛肠科资深主治医师,从事肛肠专科工作20年。

范永胂:肛肠科主治医师,从事肛肠科17年,每年痔疮手术200例左右。

陈邦飞:肛肠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业30余年。每年经治痔疮近2000例,手术300余例。

浙江省人民医院

戴俏琼(女):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陈晟: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肛肠专业15年。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陈诚豪:主任中医师

吴霜(女):主治中医师,累计主刀肛肠手术超千例,专注女性肛肠10余年。

潘海强:副主任医师,年手术量700余例。

浙江省中医院

徐利(女):主任中医师,每年主刀完成肛肠疾病手术1000台以上。

葛琼翔(女):副教授,中医外科学博士,中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尚韬:主治医师何孝康:主治中医师 李敏:主治医师

浙江省新华医院

毛捷鸿:肛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业30余年。

邹璎:副主任医师,从业30年。 姜在龙:主治医师,从业15年。

魏利飞(女):主治医师,从业10余年。

浙江省中山医院

刘志先:肛肠外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临床一线工作20年。

张钧书:主任医师,肛肠外科工作30余年,年痔疮手术量数百台。

郑德友:副主任医师,肛肠外科工作20余年。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居同法:主任医师

张磊:副主任医师

李亚荣(女):住院医师

谢琦: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

附属医院

朱潇逸:肛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

耿桂飞:肛肠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36年,月完成手术近百例。

刘伟:肛肠外科医疗组长、主治医师,累计完成手术量2000例以上。

张晓路:肛肠外科医疗组长、主治医师。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张秀峰:主任医师,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15年。

汪长健:副主任医师,从业15年,年手术量约400例。

邵书先: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肛肠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

鲁振锋:副主任医师,从业20年。

俞艳艳(女):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中医院

郑易:中医肛肠副主任医师,近20年工作经验。

饶春晖: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工作21年。

李岩岩(女):副主任医师,从事肛肠科工作10余年。

陆淼炯:副主任医师,20年临床工作经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吴双 通讯员 鲁青 李文芳 杨陶玉 黄思佳 制图 高薇    编辑:陈俊男
《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居民中,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0.1%,其中痔疮类占了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