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冰西瓜成“隐形杀手”?血液病患者食用险丧命
发布时间:2025-08-06 10:16:27 星期三   健康浙江

夏日炎炎,冰镇西瓜本是解暑佳品,却可能一不小心沦为致命“杀手”。近日,#隔夜冰西瓜#、#冰箱细菌#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实验数据显示,切开的西瓜在冰箱存放超过12小时,细菌数量便会翻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近期就收治了一位因食用冰西瓜而引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险些酿成悲剧。

刚结束化疗的王先生出院后,抵挡不住冰镇西瓜的诱惑,吃了一块。仅仅半天,他就出现了剧烈腹泻的症状,体温迅速升至39℃。

入院检查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心头一紧:王先生反复高热,最高时达到了惊人的42.1℃,血压更是骤降至80/43mmHg,这是典型的感染性休克信号,生命岌岌可危!

“血液病患者本身免疫力就低下,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身体的抵抗力更是弱不禁风。此时若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冰西瓜,后果不堪设想。”吴文萍提醒,轻则引发上吐下泻、腹痛发烧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重则可能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更为凶险的情况。

图片

误区一

以为冰箱低温能杀死所有细菌?

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认知。像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嗜冷菌”,在冰箱4℃左右的低温环境下,不仅不会被杀死,反而能活跃生长甚至大量繁殖。

误区二

以为冰箱低温

能保证切开后的西瓜绝对安全?

事实并非如此。西瓜切开后,失去了瓜皮的天然保护,其内部高糖分、高水分的组织暴露在外,这种环境简直就是细菌生长的绝佳“培养基”,细菌会在此大量滋生。

误区三

以为冰箱里食物分开放

就不会交叉污染?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西瓜与生肉、生海鲜等没有严格分隔存放,极易通过刀具、砧板、汁液滴落等途径沾染上大量细菌,从而受到污染。

低温不等于无菌,冰箱也绝不是“保险箱”。

图片

01

隔夜饭菜

尤其是凉拌菜、绿叶蔬菜,即使经过冷藏,细菌仍可能大量滋生。

02

腌制食品

咸菜、泡菜、腊肉、香肠等,虽然经过腌制,但仍可能携带细菌,而且在腌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03

生冷海鲜/生腌/刺身

醉虾、醉蟹、生鱼片等是夏季不少人的美食选择,但它们却是寄生虫和细菌的“重灾区”,食用后极易引发严重感染。

04

未彻底清洗/去皮的水果蔬菜

这些食物表面可能残留农药、细菌、寄生虫卵。食用前务必用流水充分清洗,能去皮的尽量去皮。

05

街头小吃/凉菜/沙拉

这类食物的卫生条件难以保障,原料、加工过程、储存环节都可能存在污染风险。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夏季食用西瓜等食物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卫生,避免因一时贪凉而危及健康。

供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张蕾、宣传统战部徐莉 琚佳文

审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吴文萍

来源:健康浙江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夏日炎炎,冰镇西瓜本是解暑佳品,却可能一不小心沦为致命“杀手”。近日,#隔夜冰西瓜#、#冰箱细菌#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