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见!不可思议!”
“今天盲盒开到矿洞了!”
……
近日,桐庐县中医院的手术间里,传来医护此起彼伏的感叹声。胆囊结石患者吕阿姨(化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住了!
01
错把腹痛当“老胃病”
小小胆囊竟成“矿洞”
53岁的吕阿姨被反复发作的“肚子痛”折磨已经有两年多了。每次疼痛来袭,她都以为是“老胃病”,自行服用止痛药、胃药缓解,疼痛过去便不再理会。
然而,年度体检报告提示“胆囊内多发结石”,这才让吕阿姨一家重视起“腹痛”这件事来。
在朋友的推荐下,吕阿姨来到桐庐县中医院普外科,外二病区主任吴钢群接诊,建议其完善检查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中,当吴医生近距离看到胆囊内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着实吃了一惊:小小的胆囊内,竟密密麻麻地塞满了数百颗大小不一的结石,宛如一个微型的“矿洞”!
所幸手术非常顺利,吕阿姨术后恢复良好。
02
保胆还是切胆?
这种结石其实更危险
面对胆囊多发结石,许多患者会纠结保胆取石还是切除胆囊。吴钢群回答:“体积小、数量多的结石其实比大结石更危险!”
吴主任强调,像黄豆粒大小的结石一旦堵塞胆囊管,会引发急性胆囊炎;若不幸掉入胆总管,更可能诱发凶险的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像吕阿姨这种“充满型结石”的患者,胆囊功能通常已严重受损,保留意义不大。而且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率高达20%-40%。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更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以绝后患。
03
三个生活习惯
帮你远离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就像一个隐匿在健康背后的“小恶魔”,影响着众多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更“偏好”女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它的魔爪正逐渐伸向年轻群体,发病率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
预防胆囊结石,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01
管住嘴
应减少摄入高油脂、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肥肉等。
增加摄入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
多喝水有益于胆囊健康,可以帮助稀释胆汁中的物质,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02
迈开腿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胆囊的健康状况,促进胆汁的排泄,减少结石的形成。
03
勤体检
对于有胆囊结石家族史、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胆囊结石。
供稿:桐庐县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