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当!然!不!是!
这么容易长肿瘤?
上一秒
还沉溺于黄亦玫的通勤穿搭
感慨在爱情漩涡中
就连“神仙姐姐”也无法独善其身
下一秒
就被今年的体检报告
硬控30秒
体检报告上
肿瘤标志物旁多了个“↑”
肿瘤?癌?
······
宝,你听我说~
肿瘤标记物升高,真不等于患上肿瘤!
许多良性的疾病
生理因素
药物
不良生活习惯
炎症
良性肿瘤
······
都可能造成肿瘤标记物的 假性升高
一句话总结
肿瘤标记物升高,只能发现“嫌疑人”,却不能“定罪”。
所以,别自己吓自己!
该看病看病
具体什么情况
需要做进一步筛查?
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那么只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该指标即可;
如果多项指标都异常,那么可能提示体内有恶性肿瘤的存在。
以下三种情况应特别重视:
单次检查值升高明显,数倍于正常值上限;
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
处于癌症高发区或有恶性肿瘤家族史。
高危人群
也需要视情况做进一步筛查:
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易致癌物
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酗酒、喜食腌熏食物等,或工作暴露于电离辐射或有毒有害物环境,均会增加癌症患病率。
有癌症高发的自身因素
如嚼槟榔、喜进食烫食、生活饮食不规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等。
近期已出现的症状体征
如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吞咽困难、咳血、体重明显下降、已触摸到肿块等。
总之,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
不能作为是否得癌的唯一标准
但我们要做的是 提高警惕
坚持做进一步的 随诊和监测
本期指导:拱墅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 高珊珊
供稿:拱墅区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