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放射治疗为什么被称为 效价比最高的肿瘤治疗手段?
发布时间:2024-03-18 12:20:00 星期一   都市快报

适用于大部分恶性肿瘤病程的不同阶段

近年来,肿瘤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治疗精度越来越高,治疗疗效也越来越好。但在众多的肿瘤治疗手段中,普通大众对放射治疗可能最为陌生,甚至当提到放射治疗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免疫抑制”等,放射治疗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其实,放射治疗与外科手术、化疗并称为恶性肿瘤传统的三大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大众认知。今天,我们邀请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放射治疗中心主任邓清华主任医师,和大家聊一聊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价值。

什么是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顾名思义,放射治疗就是用看不见的放射线来治疗疾病(不仅仅是肿瘤)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放射线可以来自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X射线治疗机产生的低能(KV级)X射线,当然当前的放射治疗更多的是利用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MV级)X射线和电子线,此外,质子和重离子治疗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放射治疗手段。

与外科手术一样,放射治疗被定义为一种局部区域治疗手段,但放射治疗的价值绝不局限于对局部肿瘤的控制,事实上,放射治疗与抗肿瘤药物治疗一样,也具有系统抗肿瘤效应。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其适用范围远超过外科手术,大约60%-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中的某个阶段需要放射治疗的介入。根据治疗目的,临床上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辅助(新辅助)性放疗、挽救性放疗和预防性放疗等。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因此又称为放射肿瘤学,但放射治疗不是恶性肿瘤的专利,历史上,至少100种良性疾病接受过放射治疗,今天,仍有部分良性疾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增生性疾病(如疤痕疙瘩)、炎症性疾病等,甚至是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高血压和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等,都是放射治疗潜在的适应人群。

现代放疗模式——

精准定位、高疗效、低损伤

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三精”治疗是现代肿瘤放射治疗的新模式。

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可以将高剂量的放射线精准投照到肿瘤部位,并保证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高剂量照射,因此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越来越高,而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越来越小。对早期实体瘤患者(如早期头颈部鳞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肝细胞癌、局限性前列腺癌等),精准放射治疗可取得与外科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并能更好地保留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此外,放射治疗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新型抗肿瘤药物(包括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具有协调抗肿瘤效应,以放射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大大改善了局部晚期及晚期实体瘤患者的预后。

放射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不夸张地说,在普通大众当中,对放射治疗的误解可能远多于对放射治疗的了解。正因为对放射治疗的不了解,使得放射治疗的实际使用率远低于其最佳利用率,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放射治疗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价值。譬如,我省每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大约为20万例,但每年接受放射治疗的仅为5万例。

我认识一位医生,他的父亲80多岁了,确诊为局限高危前列腺癌,伴发多种慢性疾病,根据他父亲的病情,放射治疗理应是最佳选择,我们也给他做了详细的科普,但是患者本人惧怕放疗,也怀疑放射治疗的效果,最后还是选择了手术治疗。很遗憾,患者术后半年都存在尿失禁的问题,生活质量很差,后来他碰到我不止一次提起,如果当初选择放射治疗,可能生活质量会更高一些。

最近一位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也拒绝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而是直接选择了手术。遗憾的是,术后病理证实不仅肿瘤已浸润至直肠浆膜外,且已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还是需要辅助放化疗。其实这例患者更好的选择,应该是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而不是术后辅助放化疗,因为相比于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不仅局部控制率更高,远期毒副反应也更低,甚至有15%-25%的可能性经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获得完全缓解而免于手术。

大部分肿瘤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 需要放射治疗的加持

放射治疗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常见肿瘤,如脑肿瘤(主要是胶质瘤)、鼻咽癌及其他头颈部鳞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淋巴瘤及转移性肿瘤患者等,均可使用放疗。

前面说过,根据治疗目的不同,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挽救性放疗、预防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其中对于早期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对于局部晚期的肿瘤患者,通常采取以放射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不仅可以姑息减症,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生存质量,部分寡转移患者,放射治疗也是潜在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顾名思义,根治性放疗就是通过完全控制局部区域肿瘤,达到潜在根治的目的。头颈部鳞癌、局限性前列腺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早期食管癌、早期干细胞癌(不适合手术或消融治疗)、早期宫颈癌、皮肤基底细胞或皮肤鳞癌等单纯放射治疗即可望达到根治的目的。事实上,早期鼻咽癌、早期声门型喉癌等单纯放射治疗的治愈率已超过90%,因医学原因不可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不劣于根治性手术。

对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实体瘤患者,包括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以放射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也是潜在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譬如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以调强放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5年生存率已达到85%左右,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三分之二的患者可获得根治。

部分实体瘤患者根治术后或系统治疗后,辅助放疗不仅可以提高局部肿瘤控制,还能改善总体生存时间,如胶质母细胞瘤、局部晚期乳腺癌根治手术或保乳手术后、局部晚期食管癌、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伴高危因素的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部分局部晚期实体瘤患者,术前新辅助放疗或放化疗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还能提高器官功能保存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如前所述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不仅可以降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还能提高保留肛门概率,部分患者(经放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甚至可以免于外科手术;此外,术前新辅助或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可以使80%以上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完整的膀胱,且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此外,放射治疗还被用于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挽救性治疗以及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中。譬如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脑预防性放射治疗不仅可以降低一半的脑转移风险,还能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手术或系统治疗后局部区域失败的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挽救性治疗手段,如前列腺癌术后生化复发的患者、对系统治疗抗拒或不能耐受系统治疗的早期淋巴瘤患者,挽救性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挽救性治疗手段;此外,对晚期肿瘤患者伴发的疼痛、压迫、梗阻、癌性出血、咳嗽、气急等症状,姑息放射治疗的症状改善率可达60%-80%,从而大大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放射治疗不仅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也是效价比最高的肿瘤治疗手段。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琳 通讯员 李一璠    编辑:陈俊男

 

近年来,肿瘤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治疗精度越来越高,治疗疗效也越来越好。但在众多的肿瘤治疗手段中,普通大众对放射治疗可能最为陌生,甚至当提到放射治疗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免疫抑制”等,放射治疗真的有这么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