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纪阿姨,今年血糖控制得很好,测出来在正常范围内”在古荡街道古北社区义诊活动现场,社区医生正在为纪阿姨测血糖。医生用采血笔在纪阿姨手指上轻轻扎了一下,等待手指血液自然流出,用试纸条与血珠接触浸染,并插入血糖仪测量。
10月24日下午,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老年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知识。古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医务人员开展“情暖金秋,爱在重阳”义诊活动,为辖区老人送健康、送温暖。
义诊现场,来自社区卫生院社服科、中医科和全科的5位医生为老年居民进行免费的血压、血糖测量、中医体质辨识、疾病咨询、体检报告解读和家庭医生签约咨询,并为老人送上诊疗建议和用药指导。
为了更准确地预知潜在危险因素和可能发展的疾病,社区卫生院新引入了“智能中医体质辨识仪”。通过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客观评估,综合考量,最终确定体质,依此给出食疗养生建议、常用保健穴位、临床治疗方法等。
不少老人在测完血压、血糖后对这个新型设备感到十分新奇,纷纷前来测试。罗阿姨是古北社区的老住户,她是第一次见到这台新设备,只见她撩起两边袖子,双手手掌根部紧紧顶住仪器上的圆球,十根手指紧贴仪器上的对应位置,等待大约30秒,手部传感器将信息传输到电脑,并通过电脑综合测量得出个人体质辨识,体质特征、形成原因、发病倾向以及保健原则。
罗阿姨表示:“这台设备非常快速地帮助我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体质,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效防御疾病。”
此外,在义诊活动中,古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实施“1医+1护+功能性团队支撑”的模式,打破网格化架构,针对不同的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包,如为老年群体提供一年四次快速血糖检测、一次心电图检查、一年一次免费体检。
家庭医生陈晨说到:“今年我们办了十几次义诊活动,街道里共有8000多位老人签约了家庭医生。在义诊之外的时间,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手机与我们沟通病情,我们也会上门帮助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非常便民惠民。”
除了在社区中经常举办的义诊活动,古荡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还会上门去帮忙检查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
在古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古荡老人公寓)的食堂大厅门外,有一块小黑板,上面会写着各种近期活动,其中“古荡卫生中心团支部测血压血糖”这一条每个月都会准时出现在小板板上。每当出现这条活动后,到了义诊当天早上,老人们知道吃早饭前要测血糖,会乖乖坐在大厅里等着小余、小刘的到来。
清晨6点半,古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员余珂、刘佳佳背着装着血糖仪、棉球、血压计等的医疗服务包,准时出现在了古荡老人公寓的门口,管理养老院日常事务的大叔,看到她们来了,热情地打起了招呼:“辛苦你们了,这么早就来给咱们的老人测血糖”。两人熟门熟路的走进食堂大厅:“爷爷奶奶们,还没吃饭吧,等我们先测个空腹血糖再吃早饭哈。”
“晓得晓得,你们每个月都来,之前吃了早饭测不了,你们还第二天一大早再特地跑过来给我们测,哪里好老是这样给你们添麻烦的啊!”
“是啊,我们现在知道你们要来,早上都会互相提醒的,早饭不要着急吃,等古荡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们来给我们测了血糖以后再吃。”
爷爷奶奶们的热情很高,排起了长队测血糖血压。在为大厅里的老人测完之后,团员们便来到了老人的房间里,为那些腿脚不便的爷爷奶奶测量。在测量同时,也会询问老人们最近的服药情况。
“张爷爷,阿司匹林你现在每天一片,晚饭后吃,没多吃吧?”刘佳佳给201房间的张爷爷测完血压后,找出他的药盒观察起余量。上个月来老人公寓上门服务的团员吴文瑾得知张爷爷会忘记阿司匹林的服药剂量,于是就用记号笔写在相应的药品外包装上,并且在团支部老人公寓服务交接本上特别标注了出来。公寓里的老人们有不少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对服药剂量、服药次数这样的近期记忆常会记错,团员们每次都会孜孜不倦的提醒和检查。这次也一样,两人对标注的“重点管理人员”服药情况一一作了检查。在检查时,团员们还会将老人们现有的药品分类并整理好,发现存在个别过期药品及重复用药的情况时,“王奶奶,这些药品是已经过期的,我们帮您处理了,这些药品作用类似,您吃一种就可以。”这样保障了老人的用药安全,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还好你们来了,谢谢你们理得这么仔细!”
古荡老人公寓位于老和山脚下,距离最近的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就是1.5公里外的古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长住在公寓内的高龄老人来说,每次前往医院都是一项“大工程”。2015年古荡中心团支部组织古荡老人公寓义诊,和长住老人聊天了解到这个困难后,就定下了“古荡老人公寓每月上门义诊”这一活动,每个月排班,由2-3名团员上门提供测血压血糖、用药指导、健康咨询和心理按摩等医疗服务,持续监测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并纳入医养护一体化管理,至今已经持续了九年。每一个新进入古荡中心的年轻团员,都是这场青年接力的一份子。团员刘佳佳已经接力了五年,在这五年里,她不止给老人们提供医疗健康服务,还帮老人们学会了下手机软件刷短视频、听有声书,提醒老人们小心电话诈骗等等,每一次去都能用青年人的活力感染老人们。今年是她作为团员的最后一个年头,但她说:“就算以后不再作为团员去轮班上门了,但只要老人们有需求,我会再去的!”
临走时,老人们坚持送大家一段路,一直挥着手,感动地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服务很周到!”
用青年人的热血、活力感染养老中心,用医务工作者的细心、专业照料高龄老人的健康,古荡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团支部将持续这场青年接力,做实做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增强老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