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我以为自己这辈子不可能当妈妈了”
“裘爷爷好,我叫小元宝!”每年的6月15日是重症肌无力关爱日。昨天,浙江省中医院裘昌林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组织义诊活动。2岁的小元宝在妈妈怀中,奶声奶气地和裘昌林教授打招呼,逗得裘老眉开眼笑。
小元宝的妈妈刘女士今年37岁,是一位重症肌无力患者。她3岁时发病,起初只是眼皮抬不起来,家人带她跑了很多眼科门诊都查不出问题。后来有一次在洗澡时,突然整个人瘫软了下去,怎么也立不起来,这才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
父亲带她几乎将老家附近大大小小的医院都跑遍了,但始终查不出病因。4岁时,他们遇到了一位刚从外地交流回来的神经内科医生,怀疑她的症状像“重症肌无力”,这也是他们一家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后来,父亲带着她去大医院就医,有很长一段时间,父亲每周跨省带她看病,长期用药控制,刘女士的病情还算比较稳定。
2010年,刘女士大学毕业来到杭州工作,工作后的第三年,她又出现手提不起来、眼皮重、说话不利索等症状,病情一下子加重了。她辗转找到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国医名师、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裘昌林教授,根据她的病情,裘教授对症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刘女士的症状慢慢趋于稳定。
病情控制住了,但刘女士心里一直有个心结。她结婚多年,一直想要个孩子,但这对她来说几乎是奢望。因为长期用药会对怀孕造成影响,而且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麻醉药很敏感,分娩过程中对麻药剂量控制要非常精准,否则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再也醒不过来。
“以前我也咨询过不少医生,都说怀孕生孩子风险太大。我以为自己不可能当妈妈了,遇到裘教授后,终于让我看到了希望。尤其是看到一些病友,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顺利怀孕,生下了健康的宝宝,这更增加了我的信心!”
2019年底,病情稳定的刘女士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在裘教授的中医调理下,整个孕期都顺顺利利,最终产下7斤多的宝宝。
在我国,目前大约有65万名重症肌无力患者。裘昌林教授介绍,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段有两个小高峰:一个是20—30岁,以女性患者居多,发病比例约为2∶1;另一个是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发。
“近年来,门诊中遇到有生育需求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帮助数十位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圆了‘妈妈梦’。”
裘昌林教授介绍,“我们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发展进行辨证施治,通过中药调理,逐渐减少西药用量,提升自身免疫力,在病情控制稳定的前提下,重症肌无力患者还是有机会怀孕生子的。而且我们发现,中药调理控制病情的同时,还兼具安胎的功效。”
(为保护当事者隐私,文内患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