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这些用耳坏习惯 你中招了几个?
发布时间:2022-04-07 07:20:00 星期四   每日商报

最近,随着雨水的再度“回归”,不仅花草树木拾回了复苏的精神,不安分的真菌们也不满足于蠢蠢欲动的状态,开始在人体各器官“肆虐”,长而深的耳道就深受其扰。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军表示,近期因耳朵痒来就诊的病人明显多了起来,想要善待耳朵,维持耳道卫生,保护听力,就要改掉以下这些坏习惯。

●频繁挖耳朵

很多人喜欢挖耳朵,自己挖还不够,还经常外出进行采耳。

“耳道内壁会自行分泌出一些物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学名耵聍。一般正常的耳道内耵聍会随着我们的咀嚼、体位变化慢慢排出,不需要过多挖取。”慈军说,一定的耵聍对耳道有保护作用,过分清理会使耳道失去保护屏障,进而容易发生感染,而且不当的清理还会对耳朵造成损伤,尤其是使用清理不到位的挖耳器械,很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不注意耳道卫生

很多有脚气的患者,本身足部的真菌感染就是有传染性的,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很容易将脚上的真菌带入耳道,进而造成耳朵的真菌感染。

慈军建议,如果本身有脚气,或者家中有脚气的患者,要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接触过脚部、鞋子、袜子等物品的,一定要做好手卫生,避免接触耳朵、眼睛等部位,个人用品也要做好严格的划分与消毒清洁,家中做好通风换气,勤晒鞋袜。

●洗澡、游泳后棉棒掏耳

很多人习惯用棉花棒或者纸巾去清洁洗澡、游泳后的耳朵,这种做法有待商榷。

本身棉花棒或者纸巾就不够卫生,有些很粗大的棉花棒在清理时也会损伤外耳道,纸巾更不可取,清理时可能会有部分纸巾残留在耳道内,形成耳道异物,更容易引发耳道感染等疾病。

慈军建议,洗澡或游泳后,将一侧耳朵朝下,轻轻用手掌按压耳朵,在耳道内形成小负压,将水引流出来。

●长时间使用耳机

很多人喜欢戴耳机,甚至有些人每天使用耳机超过6-7个小时,使用时音量都会开得比较大。研究显示,耳机音量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就有可能引起暂时性的听力下降,耳机音量超过89分贝,每天使用超过1小时,持续5年就可能永久丧失听力。

慈军建议,连续使用耳机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耳机音量不要超过手机或者设备音量的60%,耳机使用后要做好消毒清洁,避免睡觉时使用耳机。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苗露 通讯员 张弛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