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牙口不好就要吃软的?牙齿“疏于锻炼”易影响口腔卫生
发布时间:2022-03-22 07:20:00 星期二   每日商报

2022年3月20日是第34个“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为健康口腔而自豪”。

在生活中,很多老人都说自己牙口不好,咬不动硬的食物,所以日常饮食总是挑那些“酥松软糯”的吃,说这样既不费牙,还有利于消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殊不知,牙齿与身体其他器官一样,都需要一定量的“锻炼”。如果总是让牙齿“疏于锻炼”,它不但会影响咀嚼功能,还会影响口腔卫生。

“服软”要适量 牙齿也要经常“锻炼”

“的确,很多老年人都因为牙口不好选择吃绵软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于他们来说更容易入口,吃得更安心方便。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只能吃软的,如果长期不让牙齿‘锻炼’,它的功能就会退化。”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洪珍珍告诉记者,诚如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所说,牙齿的生命也在于运动,只不过牙齿的运动更多地体现在咬合和咀嚼动作上。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组织会发生萎缩和衰退,骨骼肌肉减少和力量下降也随之而来,口腔的机体组织亦是如此。类似于米糊等的软食虽然好咀嚼、易消化,但长期食用,会让老人的咀嚼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牙龈萎缩、唾液分泌功能降低、消化酶分泌减少。

此外,由于软烂的食物通常需要炖煮特别长的时间,食物中的营养可能在此过程中造成大量流失。如果长期食用这样的食物,严重者可能引起营养不良。

洪珍珍表示,咀嚼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一,也是一项综合运动。勤于咀嚼、细嚼慢咽不但有利于营养成分充分吸收,还可使面部肌肉、牙齿以及颞下颌关节得到协调的运动,延缓颌面部各器官机能的退化。“比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因为一边牙齿出现问题,就一直用另一边咬,时间长了面部两侧的肌肉锻炼程度不同,甚至会影响到面容。”

要想“练牙口” 还要多咀嚼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只用一边咀嚼,另一边的牙齿就不会和食物接触,这样更‘干净’,事实却正与之相反。”洪珍珍解释,长期不“运动”的牙齿齿缝中会更容易聚集食物残渣与牙结石,如果后期清洁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因此,想要维护口腔健康,适当加强咀嚼训练非常必要,老年朋友们不妨通过以下方法试试在家自己“练牙口”。

●适当“磨牙”

进食烙饼、干果等较硬食物,咀嚼的过程对牙齿和牙龈有明显的清洁和按摩作用,可保持口腔卫生。咀嚼的动作可使老人牙齿肌肉神经系统不断得到正反馈,提高咀嚼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咀嚼训练就像健身一样,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洪珍珍强调,“磨牙”并不是吃越硬的越好,而是要注意食物的纤维性和“粗细”,比如各类蔬菜水果、肉类、粗粮……在咀嚼这类食材时,能感受到一些“颗粒感”,而牙齿和咬肌不会感觉到难受即可。

同时,在咀嚼时要交替使用两边的牙齿,尽可能对称使用。

●避免高糖与过于精细的饮食

口腔中的细菌会将糖转化为某些酸性物质,侵蚀我们的牙釉质,造成龋齿。长期食用偏甜的食物会增加发生龋齿的可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人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此外,精制食物更易导致龋齿的发生,如精白米、白面、饼干、面包等,这类食物容易黏附在牙齿表面或牙缝中间,不易清洗,以至于最后被口腔微生物发酵、产酸,引发龋齿。

●治疗口腔疾病

维护咀嚼功能,及时修复缺失牙齿、治疗口腔疾病非常重要。龋齿、牙齿缺失、牙周炎、牙龈炎等老人常见口腔疾病影响咀嚼功能后,会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

“很多人存在误区,觉得牙齿只要不痛,就不需要去检查。”洪珍珍说,其实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咬合时无力、牙齿上出现小黑洞这些常见的“小毛病”背后都可能藏着“大危机”,如果条件允许,每半年到一年进行1次常规的口腔检查、洁牙有助于避开这些问题。

●避免过度张口

食用食材时不要求快,食物太大、太硬也容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

如果老人牙口着实不好,应食易于咀嚼和利于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品,可多食肉汤、乳类制品、鸡蛋、软鱼和水果等。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苗露 通讯员 张弛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