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91岁爷爷突发急性心梗,病情棘手困难重重
发布时间:2021-10-26 07:30:00 星期二   每日商报

经过超长待机的夏天,冷空气迅速“发货”,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金燕副主任医师提前发了条朋友圈:天气转凉后,急性心梗患者增多,请大家注意前期症状。近日,金燕刚刚和同事们一起,把一位91岁的老爷爷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九旬老人胸闷气急

不料是急性心梗前兆

近日一天上午,王大爷(化名)在家感到胸闷气急,以为累了休息一下就好,没想到,他很快进展到意识模糊,家人赶紧拨打120将其送至浙大邵逸夫医院。

到达医院急诊室时,王大爷的心率和血压都极低,已出现意识丧失、休克症状。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医护人员长达4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他终于恢复了正常心跳,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脱离了生命危险。

因为老人年事已高,谁也无法预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林玲医师、金燕医师与心内科主任医师黄翯共同会诊评估后,建议立马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按照流程采集完核酸样本后,王大爷被推进了急诊隔离手术室。术中发现王大爷冠状动脉多支狭窄,心内科值班医生在右冠状动脉植入了一枚支架,开通了已经堵塞的血管,并且依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来进行循环支持。

术后被送入重症医学科,王大爷仍处于重度昏迷,生命体征也极不稳定,得依靠大剂量的升压药物维持。另外,血气分析表明机体存在严重组织缺氧;心梗标志物肌钙蛋白、肌酸激酶显著升高,每一项都意味着老人此次病情进展如此迅猛的罪魁祸首是急性心肌梗死。

病情棘手困难重重

悉心守护老人奇迹苏醒

尽管心脏是暂时稳住了,但摆在医护人员眼前的,还有一大难关——脑保护。

急救时长达40多分钟的心脏按压,加上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导致的脑灌注不足,已经使王大爷的大脑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雪上加霜的是,除了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老人还合并急性肾损伤及急性肝功能损害。

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能放弃。林玲、金燕医疗组立即启动了亚低温治疗以降低脑代谢,将患者的人体中心温度严格控制在34-36摄氏度,同时通过药物给予深镇静,达到协同作用。

奇迹终于出现了。经过昼夜无休的医疗护理,停掉镇静药唤醒后,王大爷紧紧地握住了医护人员的手,意识开始转清。这场与“死神”的较量终于赢得阶段性胜利。

入院10天后,王大爷完全清醒;第14天,他成功转出监护室到心内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牙痛肩痛也可能是心梗征兆

冬季冠心病患者尤其要当心

林玲介绍说,胸闷、胸痛、气急、大汗淋漓都可能是心梗的症状。但心梗还存在一些不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比如牙痛、胃痛、肩背痛,由此导致患者发病十几个小时后才去医院就诊,错过了救治的黄金时间。

近期,降温明显,人们户外运动减少,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同样,因为寒冷,血压升高引起心肌缺血,也会导致心梗。金燕特别提醒,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敏感性很高,突然的寒冷刺激,很容易诱发心梗。

所以,冠心病患者尤其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甚至伴有气短、头晕、出虚汗、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很可能是心脏发出的危险信号,请及时就医处理。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叶筱筠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