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警惕这种癌症 往往发现时即是中晚期
发布时间:2020-12-14 11:13:30 星期一   杭州网健康频道

说到妇科肿瘤,大家对于卵巢癌的了解,可能不及乳腺癌和宫颈癌。实际上,卵巢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浙江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程晓东介绍:“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的发病率不是最高的,居妇科肿瘤第三位,但它的致死率却居妇科肿瘤首位,据2018年的相关统计,我国每年卵巢癌新发病例约5.1万多例,每年死亡达2.3万多例。因为卵巢位于骨盆腔内,在卵巢癌的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常常等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才被发现,所以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称它是“沉默的杀手”。

卵巢癌致死率高、复发率高、早期发现率低

程晓东说,卵巢癌有“两高一低”的特点:致死率高、复发率高、早期发现率低。

据统计,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在40%左右,能够活过五年的人群还不到一半。

卵巢癌之所以致死率高,是因为多数卵巢癌不像宫颈癌一样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卵巢癌病人几乎没有什么症状,比较难于诊断,目前在临床上,大约有70%的患者确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

以前,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患者普遍预后不理想,约70%的卵巢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2-3年内会复发,之后还可能会反复复发,而且复发的时间间隔通常会越来越短。

腹部胀痛可能是卵巢癌发出的信号

程晓东介绍,卵巢癌多数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但也有年轻化趋势。一般遇到腹胀腹痛,很多女性第一反应是“消化不良”或者是快来“月经”了,因而会忽略或者拖延。这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如果反反复复地腹胀腹痛却没有好转,就需要小心了,这可能是卵巢癌发出的信号!

程晓东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要重视日常体检,最好一年做一次盆腔B超检查,中老年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胃胀、腹胀、乏力等症状时,应结合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排除卵巢相关疾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肿瘤标志物检查也很重要,其中CA125是卵巢癌相对特异的检测指标。如果这项指标异常升高,就要引起注意。但也无须过于恐慌,因为女性的其他问题也都可能导致CA125升高,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症、肌瘤、腺肌病等。

当然,并非肿瘤标志物正常,就一定没问题,因此应该去找正规的医院,找专科的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卵巢癌复发率高,维持治疗实现新的突破

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目前的效果依然不理想。不过,在卵巢癌的治疗领域,近几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研究的进展与应用,卵巢癌的治疗除了手术和化疗这两驾马车以外,靶向药物用于维持治疗成为了第三驾马车,实现了新的突破。

维持治疗是指经手术、化疗等主要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在患者肿瘤负荷较小的情况下,为防止和减少肿瘤复发而提供的维持已有效果的继续治疗。 程晓东指出,维持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一般要求具有副作用较小、可长期使用,达到长期控制肿瘤,减少或延缓其发展、复发,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甚至总生存时间的目的。

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作为靶向药之一的PARP抑制剂,在初始治疗后接受维持治疗可以让不复发的时间达到50余月,在一线维持治疗中,可以使具有BRCA突变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降低近七成,且近一半的患者可以在5年内不复发,而在过去,这类患者3年内复发的比例高达70%,可以说PARP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现状,不仅给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也让新发卵巢癌患者延缓复发变成可能。

在用药保障方面,目前PARP抑制剂的医保报销政策仅限于复发患者的二线维持治疗,初治患者尚未纳入。程晓东认为如果把一线维持治疗也纳入医保的话,将可以惠及更多患者,让更多的患者能从中获益。




来源:杭州网健康频道    作者: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