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词:

您当前的位置 : 杭州网健康>热点关注>
老太太睡觉时拳打脚踢 老伴经常被“揍”醒
发布时间:2020-07-06 09:10:00 星期一   每日商报

不少人都有过做噩梦的经历,在噩梦中,人们喊不出也跑不动。然而,也有少数人在噩梦中大喊大叫、拳打脚踢。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吴万振副主任医师介绍,后者其实是患了一种危险的疾病。

老太太睡觉不安分,老伴常被打醒

诸暨七旬的顾老太(化名)晚上睡觉时总是“不安分”,十年前开始梦话连篇,后来发展为做噩梦,经常做跟蛇有关的梦,有几次居然从床上摔到地板。原本就郁郁寡欢的顾老太也因此变得更加心烦、乏力,体重也下降了8斤。

近年来,顾老太做梦不光说梦话,手脚还会随着梦境动起来,做梦时总是手舞足蹈、拳打脚踢,老伴也因此被打醒,两人忧心忡忡而变得神经衰弱、敏感憔悴。

令家人困惑的是,一般的呼喊、拍打顾老太并不能终止她的梦境,需要使劲地捏掐、推挪,或束缚她的动作才能使她回到“现实”。十年来,顾老太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睡眠质量也每况愈下,为了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家人不断寻医问药,辗转于多家医院,最终来到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找到了答案。

原来,顾老太患的是“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简称“RBD”。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顾老太晚上做梦手舞足蹈的症状得到了控制,睡眠状况得到改善。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不同于做噩梦

吴万振介绍,在睡觉时,人有两种睡眠时相,根据睡眠时眼球的转动情况,分为慢动眼期、快动眼期。

在快动眼睡眠期,人的眼睛会相对快速地转动,这个时期通常会伴有做梦,也叫“梦期”。在这个时期,做梦是正常表现,很多人甚至是做噩梦,如梦到自己被追赶或被置于恐惧的情境,但在梦里怎么也跑不动、喊不出。

但也有一种不大正常的表现,即做梦时肌肉并未得到放松,而是跟着做出各种不由自主地运动或异常行为,比如拳打脚踢。此类行为常会引起自伤或伤及同睡者,这种行为可持续几秒钟到数分钟。

“噩梦容易被惊醒,通常不需要治疗,但RBD不易被叫醒,是有必要进行干预的。”吴万振指出,RBD也不同于梦游。梦游也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如果遇到有人梦游时,人们只需把其引导到床上就可以了,千万别相信“不能叫醒梦游者”的谣言。

不过,近来也有研究发现,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是大脑功能紊乱的表现,有可能是单独的一个病,很多疾病如酒精依赖、脑血管损伤、脑干肿瘤、脱髓鞘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变性疾病等,也可引起这一睡眠障碍。如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这一结论目前已经不断被相关研究所证实,而且在帕金森病人群中,不少人都出现过这一睡眠障碍。因此,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健康信号。

睡觉时有暴力行为要警惕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50岁左右人群。有的患者甚至一夜会出现好几次发作,因为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病变,患者本身是无法控制的。由于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误以为是单纯的睡眠不佳,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导致耽误了病情,也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吴万振提醒,如果发现做梦时伴随暴力行为,如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最好赶快去医院就诊排查。

另外,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的同时,家人也要注意看护,防止病情发作时,患者伤到自己和他人;更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90%以上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吴万振也提了几个改善睡眠的小建议,有需要的读者不妨一试:

1.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2.睡前喝杯热牛奶;3.多吃乳制品;4.固定时间进行有氧锻炼;5.每天都晒1~2小时的太阳;6.保持稳定的生活习惯;7.创造舒适的就寝环境;8.每晚睡前最好重复同样的事情。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王婷 郭俊    编辑:邹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