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热词:
进入冬季,在浴室里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马上就暖和起来,可谓一大享受。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洗澡却是一件难事。相对于年轻人而言,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稍不注意,就会出现摔倒、晕倒的可能,严重者甚至诱发病症。
六旬老人在家洗澡时胸闷摔倒昏迷
天气转冷,家住杭州的周大爷想在家泡个澡。很快,浴室里就被热气腾腾的水气笼罩。脱了会衣服,周大爷就觉得胸口闷闷的。但想到可以美美地泡个澡,老人就没有在意。可是泡了一会,他不仅觉得呼吸开始变得困难、头也晕乎乎的。正想呼救时,老人眼前一黑,随即摔倒在地,失去知觉。
听到浴室的动静,周大爷的老伴赶紧到浴室里查看,瘦弱的周大爷已经倒在地上,呼吸微弱,脸色惨白。老伴赶紧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抢救。考虑到老人患有糖尿病,科室开通了绿色通道,所幸送达及时,老人为股骨颈骨骨折,无生命危险。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老人的病情好转但仍需要慢慢康复。
“老人独自在家洗澡时容易发生意外,家人应格外留意。对于有基础病的老人,身体相对虚弱,容易在高温高湿的浴室环境里诱发病症。洗澡方式不当,很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猝死。”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李鹏说,“所谓急性猝死,就是突然意识的丧失,从而引发猝死。”
冬季老年人不应频繁洗澡
医生建议3-4天为宜
除了会引发“急性猝死”,李鹏提醒老年人在过饥、过饱、酒后、过度疲劳和紧张时洗澡,血管会因热水刺激而扩张,使血液流向人体表面,而腹腔内血液相对减少,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而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导致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李鹏说,有的老年人喜欢用很热的水洗澡,觉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但过高的水温很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使皮肤变得更干燥。还有一些老年人因为皮肤痒,往往用过热的水烫洗皮肤来止痒,虽然能止一时之痒,但会加重皮肤干燥,甚至诱发老年红皮病的发生。
对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人,例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患者,建议水温控制在24℃-28℃为宜,以免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问题。
医生建议,冬季老年人不应频繁洗澡,太频繁的洗澡不仅会把皮肤两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而且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层。老年人可以3-4天左右洗一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刚刚运动后、刮痧拔罐后以及睡前都不建议洗澡。同时,可以在家中浴室安装一个扶手或者防滑垫,保持浴室地面的干燥。